建始农商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李佳盛
小微兴则经济兴,经济兴则金融兴。作为源于地方、成长于地方、服务于地方的法人银行,农商行如何做好“普惠金融”这篇大文章,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城乡居民的能力?本文以建始农商行为例,探索如何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下沉,扎实有序地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一、以党建引领为支撑点,提升金融服务政治性
党建+政银。行党委与当地政府党组织有效对接,坚持党建引领,深化政银合作,真正把党建融合的红色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红色能量。主动对接工商联、机关事业单位,积极参加银政、银企对接会,及时掌握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信息及发展状况,加大宣传力度,实现信息共享、政银共赢。
党建+整村授信。派驻13名支行行长和32名客户经理在179个村(社区)担任金融助理和金融村官,从党建、金融、文化、产业等方面开展互联互助,密切农商行与农村、农民的联系,形成决策共谋、发展共建、成果共享新局面。已建档户数44117户,预授信36775户11.34亿元,成功签约用信6676户3.17亿元。
二、以主责主业为落脚点,提升金融服务适配性
创新贷款品种。提供量身定制的产品与服务,创新担保方式推出“农e贷”“码商e贷”等免担保、利率低、放款快、手续简的特色信贷产品,更好地服务大众和小微企业这两大重点群体。截至10月末,全行“农e贷”客户5883户,扫码商户客户4822户。
发展特色产业。全行开展大走访活动,聚焦茶业、民宿康养产业、文旅产业、养殖业等县域特色产业,精准对接,逐村逐户挨家走访,持续加大信贷投入,大力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坚持“做小、做散、做微”的基本方针,充分依托辖区“土、硒、茶、凉、绿”产业优势,积极对接扶持企业发展。前三季度,共发放茶叶、烟叶、猕猴桃、葡萄等产业贷款0.52亿元,发放“两山民宿贷”0.62亿元。
三、以金融为民为根本点,提升金融服务普惠性
提升便民服务。借力科技赋能,不断提升金融便民服务力度。充分利用ATM机、智能柜台等自助机具,推广使用手机银行、网上银行、聚合支付、云闪付等移动支付工具,实现金融服务零距离。截至10月末,全行布设ATM机31台,智能柜员机30台,新增手机银行客户2112户,累计130192户,新增网上银行358户,累计13600户。
加大宣传力度。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线上,通过公众号推送普惠金融产品信息、朋友圈转发等方式,进一步扩大普惠金融政策和产品的覆盖面。线下,通过营业网点LED播放宣传标语、在营业网点宣传展架上放置宣传折页、进社区开展普惠金融讲座等,让广大客户群体感受实实在在的知识普及。上半年,紧跟直播热潮,在抖音平台开展为期3天的直播助农活动,场均累计吸引10万余人在线观看,累计点赞量超15万人次,强化了普惠金融服务,树牢了企业品牌形象。
四、以营商环境为创新点,提升金融服务便捷性
破解融资难题。聚焦破解“三农”、小微等实体经营主体融资贵难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广大就业创业群体切实“贷”去机会和实惠。提升服务质效,精准把握客户资金需求,及时给予信贷资金支持,积极与建始县人社局加强沟通合作,推出“创业贴息贷”优质产品,助推创业青年筑梦扬帆;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建始支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见保即贷”方式发放贷款,解决担保难问题,大大降低融资的时间成本。截至10月末,共发放创业贴息担保贷款20900万元,通过保单增信的方式发放“见保即贷”贷款800万元。
助力社保服务。以社保卡推广应用为切入点,做好民生实事,搭建社保功能、医保功能、存款功能、支付结算四大应用场景,动员全行上下加大制卡、发放、激活力度,推动社保卡成为普惠金融媒介,高质量完成“社银一体化”工作。截至10月末,累计发放社保卡10.07万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