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以精细化管理推动信贷资源流向实体经济 2024年11月29日

鹤峰农商行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鹤峰农商行围绕省联社及州行关于“提质增效”工作要求,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共同建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机制,通过精细化管理推动信贷资源不断流向实体经济。

一、出台专项政策

今年,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和方案,明确开展大讨论、大调研、大培训、大比武、大宣传五大活动。

方案提出“全年贷款净投放5.2亿元、微贷净增3.5亿元”总目标。指出信贷投放五大要求: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重点关注民生关键领域并大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建立和完善包括农户信息库、企业信息库、商户信息库在内的三大数据库;围绕茶叶、养殖、烟草、箬叶、蔬菜和中药材等六大产业,投放硒茶贷、烟叶贷、硒畜活体贷等特色微贷产品;针对个体工商户、专业合作社及涉农加工企业、商贸零售批发企业、园区小微企业等“四类主体”,提供“创业贷”“农担贷”“再担贷”等定制化微贷产品;围绕旅游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设计并推广相应的微贷产品。

出台“开展六访六增 践行四下基层”活动方案,明确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企业及对公大户、个体工商户及扫码商户、村组及社区客户、流失信贷客户、沉睡信贷客户等“六访”内容,受访名单分配到人,确保户户有人管;明确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普惠小微贷款户数、余额2024年增长率不低于20%。

二、提供支撑载体

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克服“不做大额贷款发展速度就慢”瓶颈,把所有精力放在“做小”上,转向“三农”、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市场。

2019年,在全县率先探索整村授信模式,采取“上门服务、批量授信”的方式为广大农村客户群体送贷上门。到2024年,按照辖内农户建档率达80%以上、预授信率达60%以上、签约授信率达30%以上的标准,完成推进整村授信达标村建设。目前,建档农户2.84万户,预授信2.71万户11.24亿元。

针对个体工商户,开展“千米行动”,组织全员对网点周围千米内的商户进行大走访,指定专人围绕商户全生命周期提供金融服务。初期,为商户量身定制聚合支付收款码,推广收单业务。成熟后,针对性推广“扫码流量贷”。前三季度,累计为个体商户铺设收款码15000余户,线下发放“扫码流量贷”118笔2195万元。

近六年来,贷款客户由4000余户增至1.2万余户。其中,单户1000万元以下贷款占比提高到74.8%,单户500万元以下贷款占比提高到67.82%,户均贷款额度降至20万元。

三、探索实现路径

坚持“对内弥补供给空白,对外满足市场需求”的原则,主动对接地方党委政府、财政等部门,共同建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机制。

与人社部门合作,推动建立健全社会养老、医疗保险体系机制。今年11月,与县人社局签订协议,推出“养老贷”产品。为拟参加或已参加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的居民提供贷款,用于缴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与财政合作,建立贴息贷款机制。探索“好人”礼遇机制,与鹤峰县财政局签订合作协议,由农商行开发专属产品,财政部门全额贴息,期限长达3年,最高可贷30万元。11年来,累计投放贷款179笔5141.5万元,惠及109个最美家庭及最美个人。

与担保公司合作,建立多方共赢的新型“政银担”合作机制。开发出重点支持获得各级政府或妇联组织表彰的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女企业家、女大学毕业生等女性发展产业的专属信贷产品——“她创贷”。针对茶叶和箬叶企业缺乏有效抵押物等问题,与湖北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合作,创新推出“楚农担·两叶贷”专项产品,有效缓解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