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水县供销社
浠水县高度重视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2023年出台《关于持续深化全县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来,全县供销社综合改革步入全新阶段。
强化政治担当,把准综合改革新要求
领导上手抓。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先后5次研究供销社改革工作,切实发挥党委统一领导和统筹推动作用,为供销社改革提供了坚强保障。
政策上干货。一是2024年,县财政资金200万元已注入供销乡村振兴基金。二是县级化肥储备补贴资金20万元已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用于支持我县完成年储备化肥3000吨目标及提升农资供应服务水平。三是县智慧物流园采取“一年免租两年减半”的租金优惠政策支持供销集采集配中心入驻。四是充分发挥好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通过减少农户服务费和支持实施主体企业等方式,大力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2024年专项资金增至177万元,预计惠及2万余农户。
措施上实招。一是明确目标任务。结合浠水实际,系统谋划了2024年综合改革工作任务清单,确保各项任务如期保质完成。二是强化工作指导。对照任务清单,定期召开调度会,组成工作专班实地调研指导,及时帮助单位和企业开展综合改革工作。三是明确考核奖惩。县委将综合改革落实情况纳入强县工程目标任务和年度考核内容,促进综合改革任务落实落细。
坚守责任使命,深谋综合改革新举措
找准核心,着力在“整合”上下功夫、见成效。2023年11月,由县供销社全资控股的浠水供销集团有限公司注册成立,7家社有企业成为集团下属子公司,设立并运作供销乡村振兴基金。
突出重点,着力在“平台”上寻突破、显价值。供销集团与县农产品供应链公司、中宸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三方合作,共同组建湖北中宸城投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打造新时代特色的“供销·赶大集”。目前,赶大集在10个乡镇已累计开集300余场,总交易额达3200万元。长福公司、中宸城投产业互联网公司及巴河、蔡河、散花等基层社“2企3社”已经先期入驻省城乡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平台。8家社有企业、460多种商品成功上线“i黄冈”惠农服务平台。
把握关键,着力在“四链”上谋新篇、结硕果。农资链:充分利用全县200多家基层供销网点优势,采取“集采+地头直送+地头回收”模式,年均销售农资1.8万吨,农民用肥成本降低350元/吨。粮油链:链主企业长福公司采取供销社+企业+农户三方持股模式,重点推动土地托管服务向粮食烘干及收储、加工、销售等农业生产“后半程”延伸,大力推进“智慧农业”。截至10月底,全县土地托管面积保持在30万亩以上,为农户每亩节本150元。日用品链:浠水供销集团集采集配中心经营品类超过1万种,库存商品近2000万元。采用“源头直采、终端直配”供给模式,配送销售网点和农村综合服务点1100个,实现网点配送全覆盖。再生资源链:投资1.23亿元推动县级绿色分拣回收中心建设,改造提升全县40多个回收网点,构建县乡村三级回收网络体系。社属企业兴发再生资源回收公司年回收量已达5万吨,回收量占全县90%。
锚定目标方向,续写综合改革新篇章
下一步,浠水县供销社将在建强供应链体系、夯实基层基础、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规范运行基层社、对接“天网”等方面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
依托项目建强四大链。以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项目为抓手,把芦河港小流域综合治理作为试点打造成样板,推进“两网融合”;以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为抓手,大力拓展土地托管服务;以省市县三级交叉持股、黄团浠一体化为抓手,不断健全“绿色农资”流通体系;以集采集配中心为依托,进一步做大经营规模,推动日用品链更好地服务群众。
积极推进开放办社。探索“供销社、企业、农户三方持股+10服务”,建设村级供销社,接力农业社会化服务,带活基层社,实现基层社由“资产租赁”向“为农业社会化服务”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