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黄艳平)据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消息,2月8日,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研究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等工作。
会议提出,要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巩固好已经取得的成果。要压紧压实地方责任,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用好暗查暗访、通报约谈、挂牌督办、提级督办等手段,督促指导地方抓好整改落实。要举一反三健全长效机制,组织开展禁渔中期效果评估,科学评价实施成效,针对禁渔执法监管、退捕渔民安置保障等共性问题,指导相关地方健全制度、堵塞漏洞,长效巩固禁渔成果。
[新闻多一度]
目前,长江禁渔已有四年多时间,即将到达中期,取得了很多喜人成效。“长江三鲜”之一的长江刀鱼,年产量在这几年内迅速恢复,已经由不足历史最好水平的5%恢复到80%以上。然而,鱼多水清后,有人担心“鱼满为患”,要不要捕捞一些?监管上是不是要放松?
青、草、鲢、鳙等长江常见的鱼,通常需要4年才能繁殖下一代,只有经过2至3代繁衍,种群数量恢复才算稳定。刀鱼成熟期短,只要一两年就能繁殖下一代,恢复较快。禁渔期间,如果监管放松,破坏鱼的自然繁衍和生存环境,将会导致一些珍稀特有物种的数量减少,不利于长江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局部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要修复生态系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把长江的“病”治好,不能仅看鱼多鱼少,还要统筹开展系统性长效性保护。越是到了中期,护渔越不能松懈,工作力度越不能减。
长江禁渔覆盖面大、流域广阔,包括长江干流、大型通江湖泊、重要支流等。要把禁渔工作做到位,需要各地合力,筑牢禁捕防线,推动形成水上联打、陆上共管、市场协查的联动执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