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3台挖机的作业声打破了潜江市周矶管理区红旗社区生姜种植基地的平静。
“几台挖机同时开工,效率大增,预计3月1日就能完成田块整理。”基地负责人孙涛满脸笑意。为满足不同需求,这片140余亩的土地分为大棚种植、连栋大棚种植和露天种植三种示范模式,农户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孙涛的生姜种植之路始于一次外出山东的学习考察。2021年,他在老家渔洋流转2亩地初次尝试种植,第一年就收获颇丰。
去年,他来到周矶管理区,流转30亩地开展标准化种植试验,在专家指导下,推行“水旱轮作”种植模式。
一直以来,基地与长江大学的专家教授在生姜种植技术领域深耕。去年,长期阻碍生姜种植的重茬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本土适应性强的生姜种苗被成功培育驯化,为今年生姜的优质高产筑牢根基。
“今年每亩小黄姜预计产量可达3500公斤,按当前市场价估算,每亩收益约2万多元;大黄姜每亩能产5000公斤左右,收益可达3万元。”谈及生姜种植收益,孙涛信心十足。
从种植到加工,一条完整的生姜产业链正逐步成型。“2月15日左右开始催芽,3月20日左右便可种姜。等进入开花或收获季,我们还将推出红糖姜茶、生姜根茶、生姜花茶等代工饮品系列产品。”孙涛坚信,努力会让这片土地结出更多硕果,当下的辛勤付出,都将在金秋收获丰厚回报。
(记者 苏韵喆 通讯员 罗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