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彭翠楠 通讯员 胡剑芳 李婷婷 邬斯政
青山环抱,咸宁市咸安区桂花镇南川村南川水库脚下,咸宁华盛渔业有限公司的150多个鱼池里,30万尾鲟鱼正在撒欢。
“鲟鱼是冷水鱼,18℃至25℃的水温比较适宜养殖,且对溶氧量需求比较高,必须活水养。”2024年,华盛渔业负责人陈德云来咸安考察,发现南川水库下面的闲置鱼塘完全符合标准,当即决定投资4000多万元落子咸安。
“8岁以上、百斤左右的鲟鱼,就能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一条成年鲟鱼浑身是宝,加工产生的总价值约2万元:鱼籽做成鱼籽酱,在欧洲很畅销;鱼肉做成鱼干,鱼皮加工成高档皮包。”陈德云侃侃而谈。
鲟鱼,吃得少,吃得精。冬春气温较低时,只用2天喂食一次添加了微量元素的进口鱼粉、豆粕。每次投喂量是鲟鱼体重的万分之二,因此排泄物也极少。
尽管如此,华盛渔业仍然建设了8级尾水处理系统,确保常年是2类水出厂。近期已经与第三方公司达成合作,即将安装24小时尾水水质监控设备,且与环保部门的监控平台联网。
“我们要在咸安长期发展,争取今年实现本地年加工20吨鲟鱼籽,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陈德云信心满满。
鲟鱼养殖项目带动周边50多名村民务工,每人年务工收入有五六万元。
“以鲟鱼养殖、加工为主,延伸文旅、民宿、科普、休闲观光等功能,成为现代渔业+农业的产业园。”南川水库管理局局长周飞跃计划乘势而上,帮助华盛渔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