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每分钱都滴灌到耕作上” ——黄梅农商行26队“金融村官”一线护春耕 2025年04月23日

谷雨时节,黄梅县大河镇黄桥村,新开辟的稻虾田水光潋滟。养殖户黄胜敏撒下一把饲料,水面顿时翻涌起一片银白。“多亏黄梅农商行的‘亲情贷’,让我们赶上这茬好行情!”

去年,黄胜敏“稻虾共作”试养成功。尝到甜头后,今年打算扩大30亩养殖规模,却在采购虾苗时被20万元资金缺口卡住。

“饲料一天一个价,晚一周投苗就得少赚上万元。”从哪儿能挤出钱?黄胜敏翻遍账本,束手无策。

恰在此时,黄梅农商行大河支行客户经理石衡携“六访六增”台账上门。听完黄胜敏的经营规划和资金难题,石衡向他推荐了无需抵押、办理流程简单快捷的“亲情农贷”。仅半天时间,20万元信贷资金便顺利到账。

如今,首批投放的虾苗在稻田里欢快畅游、自在生长,预计5月即可上市。

类似场景在全县16个乡镇同步上演。开春以来,黄梅农商行26支“金融村官”团队开启“春耕护航模式”——

一户一策,动态管理4876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关业务;

创新产品,推出“荆楚小康贷”“农e贷”“农担贷”等特色信贷产品,最快30分钟完成授信;

延伸服务,26支“金融村官”队伍全面摸底调查辖内种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涉农主体,将办公桌搬到春耕生产的最前沿;

传递政策,提供专项金融服务,推进农户、农业企业等春耕贷款的投放工作。

截至3月底,该行已投放春耕贷款4.1亿元,其中,支持稻虾共作等特色种养2.3亿元,覆盖种子、化肥等农资采购1.6亿元,惠及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412家。

“让每分钱都滴灌到耕作上!”黄梅农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更强保障。

(记者 吕博林 通讯员 黎小敏 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