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浅谈如何在培智古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麻城市特殊教育学校 黄珺 2025年05月10日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明确指出,生活语文课程就是要在生活经验、语言积累、思维训练、方法习惯等方面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的语文素养”。简单来说,生活语文学科的语文素养,就是为学生生活和发展提供支撑的一种综合能力。古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而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新教材选取的古诗文,能够为学生提供体验、感知我国古代语言的机会,有助于学生的语言发展,使学生获得以生活为核心的听、说、读等语文素养。

培智学校学生的个体差异非常大。有的认知能力较弱,但动作协调能力较强;有的在情绪行为方面存在障碍,但认知能力强……面对这些差异,教师就要根据古诗文教学的内容,确立分层教学目标,通过情景化、个性化的教学活动将之与学生的体验、参与相联系,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下面我就自己几年来在培智古诗教学中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案例,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讲故事让学生学会听

鉴于培智学生的差异性和古诗的含蓄性和凝练性,教学时可以通过视频讲故事的形式,以视听结合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边听边观察,让学生对古诗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

例如《池上》,古诗内容非常具有故事性,教师在讲解古诗之前可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学生描绘出一个小孩撑船偷采白莲的故事,同时配以视频画面。通过故事的讲解和画面的呈现,让古诗中的内容变得鲜活起来,学生既听懂了故事,也了解了古诗的大致内容。

二、诵读让学生学会读

在古诗教学中,诵读是直接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诵读来体会古诗的文本形式,从而提高语言能力。教师先带着学生划分节奏,标注轻重音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进行诵读,借助古诗朗朗上口的特点加深学生对古诗的记忆,培养学生的语感。诵读方式可以多样化,教师示范朗读,男女生分开读、齐读、小组合作读等等。

此外还可以进行配乐朗诵,例如教学杜甫的《绝句》时,我选择了一首基调较为欢乐明快的背景音乐来激发学生的感情,要求学生读出“丽”“香”“飞”“睡”这几个词的重音,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在有感情的诵读中得到一定提升。

三、唱、跳、演让学生学会表达

古诗语言优美,通过唱古诗,学生可以培养语感。实际教学中,我从最简单的五言诗教唱起,如《咏鹅》《悯农》《登鹳雀楼》《春晓》,学生有了一定音律感后我再尝试配上动作,编成歌舞。这样,学生不知不觉地将自己的认知和情感都表达出来了。

有的古诗有一定的趣味性,教学时可运用“表演法”。如学习《所见》前,我先让全班学生看一个模仿力强的学生的表演:一位“牧童”骑着“黄牛”(板凳),唱着歌进入教室,这时,前面传来“蝉鸣”(教师带学生一起发声:知了知了),于是“牧童”忽然住口,从“牛背”上立起,作势欲扑……在这个同学表演后再来学诗,学完后再让学生来表演。学生深情的演绎就是他们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得以提升的表现。

在古诗教学中,以活动为载体,通过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学着去感悟古诗中的意境美和音乐美,培养学习兴趣,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助力培智学生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