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打造“链式服务+产品矩阵” 在探索农商行特色化经营之路上“宜路前行” 2025年07月19日

三峡农商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梅素益

近年来,三峡农商行始终锚定省联社赋予的“打造全省头部农商银行”的战略定位,通过打造“链式服务+产品矩阵”,在走好特色化发展之路上“宜路前行”。

以“链式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宜昌人民自己的银行,三峡农商行扎根本土,将宜昌重大发展战略与特色化经营深度融合,积极推广“B+1+M”链式融资模式,以核心企业为中心,以农商行服务为支撑,向上下游客户延伸,实现了特色化经营与本土化共生共融。

聚焦大财政体系,延伸服务触角。紧盯“重大项目建设年”,充分挖掘大财政体系所涉及的信息流、资金流、业务流等金融服务需求,创新特许经营权、国有资产受益权、项目现金流期权等三种融资新模式。今年以来,通过支持“小田并大田”农业规模化经营等,为项目主体及项目链上下游客户发放贷款26.6亿元。

聚焦特色农业链,拓展服务深度。结合柑橘、茶叶、中药材等农业特色产业,打造35家省市两级示范支行,依托一致魔芋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运用“三峡链式贷”,将金融服务覆盖到种植、销售、加工、配套服务等各环节,今年以来,涉农新型经济主体贷款净增4.1亿元。

聚焦支柱产业链,提升服务质效。围绕宜昌“3+2”主导产业,依托供应链服务平台,为兴发集团等磷化工产业链核心企业及供应链上下游客户授信100亿元,支持其向精细新材料、新能源转型发展。

以“产品矩阵”助力万千客户。始终坚持因客而变,围绕不同客群差异化金融需求,按照“一个产品就是一个客群、一个渠道就是一批客户”的理念,创新打造产品矩阵,小微贷款客户突破18万户,实现特色化发展与差异化经营互促并进。

创新“科技人才贷”,助力科技金融。围绕宜昌省域科创中心建设,联合市委组织部等五部门,独家推出科技人才贷,将人才职称、科研项目等“软信息”变为融资“硬支撑”。自4月以来,已为400多名科技人才及团队发放科技人才贷超1亿元。

创新“楚农e贷”,助力普惠金融。结合涉农主体差异化融资需求,依托省农担“见贷即担”服务模式,推出全省首个涉农批量见贷即担产品“楚农e贷”,通过线上平台自动出具担保函,仅需3分钟即可线上完成申请。

创新“绿色船舶更新贷”,助力绿色长江。依托宜昌航运枢纽区位优势,积极对接港航等部门,及时跟进国家老旧营运船舶报废及新能源船舶更新补贴政策,在全省首创设备更新改造专项信贷产品。通过走访辖内400多家水运企业,投放新能源船舶贷款7.8亿元。

创新“楚商回归贷”,助力返乡创业。创新推出“楚商回归贷”。借助“情暖楚商”等活动,与招商部门、异地商协会等紧密合作,搭建金融服务快捷通道,实现“项目招商与金融服务”同步跟进,为186户楚商发放贷款2.7亿元,其中信用贷款占比达40%。

创新“三峡云e贷”,助力数字食堂。作为全省校园数字食堂宜昌模式的发源地,充分发挥三峡科技集中研发大平台,加大数字食堂白名单数据运用,上线“三峡云e贷”数字食堂白名单功能,对校园食材供应商等白名单客户授信突破6000万元。

走好特色化经营,必须与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同题共答、同向发力。截至6月末,全市农商行累放各项贷款649亿元,同比多投58亿元,贷款规模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到1028亿元,经营质效与资产质量持续位居全省农商行系统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