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财务管理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但当前我国的村级财务管理大大滞后于“治理有效”,这一矛盾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造成了潜在阻碍。
华中农业大学食物经济与食品安全管理研究团队发表《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文,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从自治、法治、德治的角度,分析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完善村级财务管理机制提出建议:
以自治增活力。以自治为最终目的,不断扩大村民的自治空间,增强村民的自治能力,确保把村级治理的权利交到村民手里,让村民真正当家作主。因此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一是让自治贯穿乡村治理的各个环节,正确处理好自治与他治之间的关系。二是以人为本,坚持村民的主体地位,提高村民的治理积极性。
以法治强保障。乡村振兴,要以法治为根本保障,将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到法治轨道。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乡村治理的重要依托,也是乡村治理体系行稳致远的根本保证。具体到村级财务管理领域,一是要完善农村财务相关立法,为农村会计工作提供法律依据。二是打通政策施行的“最后一公里”,保障既有制度的落地运行。
以德治扬正气。以德治为内源驱动力,使乡村治理达到一种春风化雨的效果。德治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乡村振兴要以乡村德治为支柱,才能够稳步向前。一是要加强村级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形成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气象。二是要培养村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始终保持一种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