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是楠竹之乡,全市共有竹林179.95万亩,其中楠竹约有177.9万亩,立竹量高达2.2亿根。历史上,竹子一度被誉为咸宁人民的“提款机”,但当下咸宁竹产业却不温不火。
咸宁市竹产业发展办公室调研组,根据调研情况,发表文章《咸宁竹产业如何再火起来》,分析咸宁竹产业如何再现历史辉煌路径——
向龙头要引领。支持本土有市场、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进一步扩大产能,提高市场占有率;引导本地竹产业各个细分领域企业开展联合经营,打造创新型竹产业集群,促进小微企业、代工企业向龙头企业、品牌企业转变;推进竹筷厂、拉丝厂等同质化企业通过整合、联合、兼并,实现技术革新,做大做强骨干企业。
向品牌要带动。在各个细分领域选择1到2个品牌进行重点扶持,打造竹产业区域品牌和企业名牌。
向竹林要资本。健全竹林资源资产评估,培育发展竹林信托机构和林权交易市场,推动竹林资源资产转化为可流通的债券、基金和股票。
向人才要支撑。成立竹产业研究院,加强与国际竹藤中心、中国林科院、高等院校合作,打造省内乃至全国竹产业人才聚集的优质平台。
向创新要竞争力。推动竹产业进一步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采取“政府+企业+项目+科研院所”模式,加强校地、校企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组建竹产业创新基地、竹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帮助提高企业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