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讯(记者罗雪珊、通讯员熊文婷、胡擎宇)2022年12月27日,在天门市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市长杨兴铭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23年,将加快打造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华中地区蔬菜集散基地。
该市将高标准建设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持续推进四大农业产业链建设,新增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个;全力提升“壹品天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和附加值,新增“二品一标”5个以上;实施生态环保养殖示范工程,推进畜禽水产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创新农业“接二连三”发展模式,加快培育“农业+旅游”“农业+电商”等新业态。加快天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成立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推动蔬菜产业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发展,提升蔬菜种植规模和绿色品质,推进综合物流园和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加快建设立足湖北、辐射全国的华中地区蔬菜集散基地。
作为粮食主产区,天门将开展撂荒地整治,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40万亩。实施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工程,优化种植结构,全面推进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标准化、品牌化,抓好科学抗灾减灾,增强旱涝保收能力,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80万吨。加快粮食仓储物流园建设,提高粮食收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