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彭翠楠 通讯员 胡剑芳 李欣
1月15日,沿着107国道的“中国诗词楹联之乡”大门走进咸安区横沟桥镇集贸市场,一派热闹的忙年景象。
油炸干炒一条街上,现炸的花饺、麻花等地道小吃香气扑鼻,花生、瓜籽、吊瓜籽、蚕豆,板栗等各种炒货齐全。
“老板,这幅对联么样卖”“10元”,一问一答,分秒成交。对联交易区这一角,五六家商户竞相展示自家红红的中国结、灯笼和对联,把卖场及顾客的脸庞映得红彤彤。
市场内利民街、东升街大小商店、特色小吃,车水马龙、人潮拥挤,满满的烟火气扑面而来。
“不好意思,有点拥挤,虽天天有城管引导,但乡亲们买买买热情高涨,开上街打年货的车特别多。”正在市场调研的镇党委书记王威对农村新报全媒记者笑言。
家佳蛋糕店除了定制蛋糕外,店门外还有二十多种炒货从里屋一字摆出,样样撩动人的味蕾。
“我这手工做的麻花,用老面发酵,现炸现卖,12元一提,包您吃了还想再来。”隔壁店的女老板一边搓麻花一边吆喝,路过的王先生闻声驻足,掏出手机扫码购上2提。
牛肉排排挂,猪肉摆上案。“排骨2斤、猪脚3斤、前夹肉5斤。”老板郑荣信手起刀落,放秤上一称,斤两分毫不差。“春节将近,一天可卖掉6只猪的肉,毛收入万余元。”
另一边的“小钟牛肉”生意也十分红火,老板钟水一脸满足:“每天可销2头牛呢,这半月生意最火。”
在精准扶贫自产自销区,来自利民社区菜一队的75岁居民朱旺先,高兴地将自家菜地种的菜苔、白菜和萝卜一一称重后交给顾客。“家门口摆摊,一天可挣40到60元。”
一路走,一路看,各色摊点令人目不暇接,市场里进进出出的人川流不息,刚走一波又来一群。“村民们正撸起袖子大干一场,要把损失补回来。”王威语气中颇带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