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18日

让礼尚往来回归本位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马德富

近期,广大农村除正常婚丧嫁娶之外的“无事酒”之风愈演愈烈,似有再次陷入“怕吃酒—不得不吃酒—自己也整酒”的乡村怪圈。对此,老百姓苦不堪言。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崇尚往来,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礼尚往来,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对于保持和谐愉快的人际关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农村,农民历来把人情礼俗看得很重,注重婚丧大事以及其他礼俗上的你来我往,这种纯朴的礼尚往来曾经一直为社会所提倡,逐渐形成了基于血缘、亲缘和地缘关系的人情往来关系,并成为中国乡村社会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正常的人情往来,本无可厚非,对于维系农村“熟人社会”,维护乡村社会稳定具有积极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基于“礼”的人情往来在农村开始变味。人们由过去的讲感情型向讲排场型演变,名目越来越多、宴请范围越来越广、频率越来越高、礼金越来越重、排场越来越阔,增添了更多攀比和功利色彩。严重增加了农民负担,败坏乡村社会风气,扭曲邻里亲朋关系,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关键阶段,增加了疫情防控的难度。

因此,将死灰复燃的“无事酒”之风扼杀在摇篮中,是当前社会各界必须高度重视的乡村社会问题。一是要准确把脉“无事酒”之风再起的原因,主要是寻求补偿、获得认同、借机敛财、谋取声望等心理作祟的结果。二是要坚决制止“无事酒”,对那些“无事整酒”“找事整酒”的行为进行曝光。三是引导树立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文明新风。四是加大对党员干部的监管力度,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五是要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形成疏堵结合长期有效的治理之策。

--> 2023-01-18 7 7 农村新报 content_208966.html 1 让礼尚往来回归本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