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肖欣 通讯员 郭振兴 黄道霞
“以前家门口都是泥巴路,每逢雨雪天气回家都需要垫石头,今年可不一样,水泥路直接通到了家门口。”今年春节,三年没回家的枣阳市太平镇桃园村村民高华勇第一次开着小轿车回家过年,惊叹家乡的变化。
去年8月,桃园村成为枣阳市共同缔造试点村。“咱们村是搬迁移民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村民对过上美好生活充满向往。”彼时,村党支部书记丁宇峰刚上任不久,他立即召集村干部、组长、在家党员和村民代表,推选出村民理事会成员和户巷长,包户到人、入户走访,收集村民建议180条。其中,改造污水管网、更换自来水管道、硬化入户道路的呼声最高。
“那就从这些方面入手,争取春节能走上干净路,喝上放心水。”丁宇峰当即拍板,村干部、党员带头行动,清理房前屋后的私搭乱建,为拓宽道路腾地儿。退休老支书高正勤捐出自家闲置的宅基地,用于建设小广场。紧接着,雨污分离工程、自来水管道更换工程、道路硬化工程一件接着一件,顺利推进。
为节省开支,22名村民上阵挖沟填土,低酬参与工程建设;缺材料,大家捐出自家的石头、黑瓦、景观树、石磨等物件,由村里统一合理利用;资金不足,村民按照每户600元的标准自筹,将老旧的PVC水管换成PE管,还给每户装上智能水表;村里的党员还自发成立施工质量监督组,协调监督施工,发现问题随时解决。
不到半年时间,所有项目如期完工,污水管网全部贯通,入户道路全部硬化,太阳能路灯伫立路旁,家家户户用上水压稳定的自来水。
村庄变美后,丁宇峰对村里产业发展有了新的规划:“我们计划把村里的荒滩河沟好好整理一番,夏天种荷花,引得游客来,冬天挖莲藕,助农又增收,坡上种草莓,坝上栽桃树,将桃园村打造成有特色有收入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