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董园园 通讯员 张春斌 朱江
仙山、秀水、汽车城……这是美丽十堰的生动写照。
2月16日至18日,由十堰市委宣传部组织的“绿色低碳发展”采访团奔赴十堰10个县市区,从地方到企业,从田间地头到生产车间,切实感受十堰突破性发展文旅康养、绿色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健康等有特色、高能级的优势产业集群。
一个个新兴的战略性产业集群,正在十堰美丽的山水之间横空出世,助力绿色低碳转型,扬起智能化风帆,奋力驶向波澜壮阔的“新蓝海”。
“绿动力”催生新活力
2月的鄂西北,春寒料峭。在郧西县香口乡八亩地村的田地里,大叶芥菜、白菜苔、菠菜等蔬菜已是绿意盎然。
“我们的蔬菜都是绿色无公害的,公司每天上门来收购,种菜不愁销。”2月16日天刚亮,八亩地村村民柯常会开始一天的劳作。“去年和三合公司签订5亩大叶芥菜订单,赚了一万多元,今年准备扩大规模。”
“可将需求一键推送,确保绿色农产品直达工厂。”湖北食宴三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肖新村向记者介绍,公司利用当地的蔬菜、香菇、田螺等绿色有机食品原材料,生产冷冻速食、开袋即食类食品,目前已与郧西香口、关防等6个乡镇的34家市场主体签订供应订单,带动8000余户农户发展生态有机农业,订单种植基地规模达3万余亩。
近年来,郧西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企业22家,2022年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同比增长45.6%,农产品出口创汇1.5亿美元。
“绿动力”不仅为农业致富提速加码,更是将节能高效推上新台阶。
“丹江口库区深层低温水常年保持在8℃-12℃,流经数据中心后,水温一般会升高3℃-6℃,出水温度一般保持在11℃-18℃。”2月18日,丹江口市云谷大数据中心负责人左云峰介绍,武当云谷是全省首个水冷大数据中心,开创性采用丹江口水库深层冷水作为数据中心机房降温冷却媒介,以板式换热器完成与数据中心内部循环水冷热交换后排向汉江下游,减少电制冷机开启时间,最大限度降低空调系统能耗,全程无污染。较依靠空调制冷方式,采取自然水冷却方式可节约能耗15%。
据介绍,武当云谷大数据中心项目规划建设6栋数据中心,1个展示中心,总机架数1万架,预估可容纳100家互联网企业入驻,达产后年产值17亿元,贡献税收2.21亿元,带动数据中心运维、相关数据增值等业务人员就业700人。
山沟沟崛起百亿产业
“基地2022年3月建成投产,年产保健型牙膏3亿支,产值约20亿元。”2月17日,在竹溪县金铜岭工业园区,百草堂(湖北)制药公司负责人拿起牙膏,向记者们展示。展厅内,中医药、保健食品、化妆品等依次排列;操作间,工作人员紧锣密鼓地生产,空气中,弥漫阵阵药草香……
近年来,竹溪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通过招大引强上项目,持续培育壮大产业,大山沟“无中生有”崛起百亿元大健康产业。
未来3-5年,该县将努力建成内涵丰富、结构优化、布局合理、集成高效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力争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300亿元。
冲刺百亿,各县市区真抓实干,着力突破地域制约,让产业百花齐放、形势喜人。
在房县循环经济产业园湖北城资铝业有限公司车间,回收来的废旧铝,经过熔铸生产出一根根铝棒,再运送到隔壁的湖北新庆邦宏铝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在机械作用下,吊装到生产线平台进行再加工,“变身”为一个个新的铝型材。
房县县委书记纪道清介绍,2022年,房县循环经济实现产值147亿元,预计2023年全年可实现产值320亿元以上,带动当地就业1万人。“十四五”期间,房县将围绕循环为主导,打造千亿循环经济产业园。
舞活“卫浴龙头”,冲刺“全国第四”!这是竹山县今年定下的目标。
2月17日,采访团来到竹山县宝丰镇卫浴汽配产业园,湖北巨科铜业等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园区近百家卫浴企业一派繁忙。
“企业每天忙着发货,产品销往广东、贵州、河南、福建等地。”宝丰镇党委书记高明勇介绍。
截至目前,竹山初步形成以宝丰汽配卫浴产业园为中心,带动溢水、擂鼓等乡镇园区的“一区五园”空间布局,逐步形成连绵百里、辐射文峰及潘口等竹房城镇带乡镇的卫浴产业带。
“将把卫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力争全年新引进卫浴企业30家以上,落地企业总数达到100家以上,实现产值120亿元。”竹山县委副书记王宇星如是说。
小小油橄榄富了一方人
“橄榄园占地1700亩,是我们公司投资1.5亿元建设的以油橄榄为主题的3A级景区,满园油橄榄树四季常青、缤纷花卉四时绽放、瓜木果蔬尽得田园意趣。”2月16日,走进郧阳区杨溪铺镇东方橄榄园,湖北鑫榄源油橄榄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瑾艳满脸笑意地介绍。室外,千亩橄榄树吐着嫩芽;室内,橄榄产品琳琅满目……
鑫榄源公司以“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在郧阳区发展自有种植油橄榄基地近6000余亩,辐射带动10个乡镇、30个村种植油橄榄3万亩,现已发展6个油橄榄公司、15个油橄榄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户通过务工增收得佣金、土地流转收租金、返租返聘得真金、折股量化得股金的“四金”方式,一亩地可收入6000元;同时优先吸纳本地群众长期用工200余人,230户家庭投身油橄榄种植,每人每年收入可达3万元。
3万亩荒山变青山,既带来生态效益,又带来经济效益。目前,鑫榄源橄榄油已通过绿色认证、有机转换认证、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并已成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近年来,郧阳区锚定“建设汉江生态城、冲刺中部百强县”目标,坚持锻造长板、厚植优势,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大水井,万古一地大郧阳”的战略优势,实施全域规划、绿色兴业、低碳建设、保山护水、共同缔造等五大行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流域综合治理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新年新气象,阔步再出发。纵观十堰大地,水电清洁能源、光伏发电遍地开花,从创新发展到共建共享,从生态保护到民生福祉……十堰已经走上一条以“绿”为进、生态优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