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25日

县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探索

团风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 冯国彪



团风是农业大县,是武汉市农副产品的供应基地之一。近年来,团风以优质稻、花生、蛋鸡、马铃薯、水产、油茶六大绿色农业板块为抓手,以团风荸荠、谢河辣椒、团风射干、团风苦荆茶等特色农产品为着力点,强化改革引领,加快资源整合,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依然存在,主要体现在化肥农药秸秆处理技术不足、畜禽粪污区域内处理能力不足、水产养殖业缺乏尾水末端治理技术、农村环境整治等方面。

团风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从种植业农药化肥减量、秸秆回收利用、畜禽废弃物治理、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农村地表径流污染治理和农业废弃物县域统一收储处理等方面开展治理工程,已取得一定成效。


农业清洁生产及废弃物收运

以黄湖现代农业示范园、方高坪镇赵湾村等具备良好基础的农业种植区为主,完善示范区内生态沟渠、生态廊道、农田尾水净化塘等,并建设符合当地种植特点的节水节药大棚,采取太阳能杀虫灯、黄板、生物农药及水肥一体化系统等一系列农田清洁生产技术,有效提升团风农业技术水平。同时为建设具备秸秆、尾菜的收集、处理、资源化利用的综合性农田废弃物收集中心,担负农膜地膜、农药瓶回收等多项废弃物收运任务。为配合中心运行,在县内依托种植合作社建设3处农业废弃物收集中转站,服务全县大田种植区域,形成“收-储-运”联合体。

目前,黄湖现代农业示范园、方高坪镇赵湾村等地实施种植业农药化肥减量治理工程,有效缓解水土流失问题,同时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利用效率。中心调度3处农业废弃物收集中转站的秸秆回收机械,在2022年秋收中投入生产,覆盖种植面积5.5万亩。


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采取“124型鸡场产生粪便-分散收集统一运输-集中发酵生产肥料-构建有机肥销售渠道”模式,通过新建、提升改造3处位于养殖重点区域的有机肥生产企业,实现覆盖区域范围内550余万羽蛋鸡粪污的有机肥生产链条,解决县内以鸡粪为主的禽类粪污,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

在解决数量庞大的禽类粪污后,针对猪场粪污实行“分步收集、分级处理”的方式。由于团风县内山地、丘陵、岗地较多,同时种植业存在较强的季节性,猪场粪污的治理分为农时和日常两种模式。农时猪场粪污经无害化后通过吸粪车、管道等方式全量还田;日常即非农时以林地消纳、异位发酵床处理等模式为主,适量消纳粪污。


水产养殖业尾水净化治理

依据“细分区域-物理沉淀-生物净化”的生态治理路线,结合实际地形落实“三池两坝”的养殖尾水治理工艺,按照10%的水体面积划分出尾水净化区域,通过沉淀、曝气等措施减少尾水中的悬浮物,再通过浅水、深水、底栖多种生物联合净化,实现水产养殖尾水的净化,确保入湖水质安全。

该工程主体布局在方高坪镇、回龙山镇和淋山河镇内的沿湖、沿河水产养殖基地内,覆盖水产养殖面积552亩,科学处理水产养殖区尾水排放问题,持续提升水环境质量。


地表径流污水处理净化

针对三湖流域周边村庄大三格化粪池处理效果不稳定的现状,在沿线建设处理农户厨房、洗衣以及水冲式厕所污水为主的联户型村庄径流微动力污水处理设备,依托新农村建设和移民新村建设,打造处理达标、运行可靠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项目点分布在团风镇马跑咀村、长林咀村、方高坪镇土库村、淋山河镇詹家咀村等沿湖乡村,覆盖农户660余户近3000人,有效改善村内污水横流、沟渠黑臭的现象。

团风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的实施,实现了示范流域内“一控两减三基本”及“以地定养、种养结合、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生态净化、协调发展”的目标。通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控制农药、化肥用量,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团风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推动农田景观建设与村庄绿化,实现农村美丽宜居,结合绿色农业建设,带动农业休闲旅游发展,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农业提质增效。

--> 2023-02-25 7 7 农村新报 content_213313.html 1 县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探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