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文凯 通讯员 田亚敏 盛克庆
3月6日,惊蛰,长阳清江早茶开园上市。
山乡春来早,清江早茶香。在长阳都镇湾镇,积蓄了一个冬天养分的茶树,纷纷吐露新芽。
“今年茶叶采摘时间提前了,采摘质量也高了不少,加工厂收购价格也高了很多。”茶农尤开华手执茶篮,采摘春天的第一抹新绿。“现在每亩茶园可收入6000多元,比之前增加了一半。”
居茶山,靠茶生,尤开华和周边茶农一起靠茶致富,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都镇湾镇温度、湿度适宜,为茶叶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做了20多年茶叶的李迎春师傅介绍,受小气候影响,清江早茶比周边其他地区一般要早十天左右,香气口感更好滋味更足,茶客十分青睐。
自然环境是天赋条件,但如何提品质、增品味、加价值,还需要做足“后半篇文章”。“现在能够熟练掌握建园、修剪、绿色防控等一系列技术,提高了茶叶的整体产量和质量。”尤开华说。
文化传承、品牌传播,是产业兴旺的关键。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覃兆敏介绍,过去长阳茶叶品牌分散,后来推出“清江茶”区域公用品牌,供全县65家茶企使用。全县茶叶年生产加工能力提升至1万吨,年产值突破6亿元。
“向外进行推广,将长阳的茶企和茶产品组织起来,统一对外营销,形成了全域销售合力。”长阳清江茶业协会秘书长胡东亚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