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讯(记者郭海祥、通讯员王凡)“江湖阻隔改变了湖泊与长江干支流自然连通且相互作用的关系,对生物洄游影响尤为显著。”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马建华接受采访时建议,大力修复通江湖泊生物通道。要强化生态调度,在保证防洪抗旱的前提下,增加闸坝开放次数和时长,建设人工过鱼设施。
马建华介绍,长江中下游是中国湖泊分布最密集区域,河网密布,湖泊总面积约16558平方公里,占全国淡水湖泊面积的60%,1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超过100个。历史上,这些湖泊与长江干支流自然连通、功能互补,形成了独特而完整的江湖复合生态系统。然而,由于生产生活、防洪排涝等需要,一些湖泊在出口处建闸控制,导致江湖分割、生物通道阻断。
“通江湖泊生物通道切断后,容易导致湖泊自净能力衰退、生物多样性下降,复合生态系统完整性受损和稳定性降低。”马建华说,近年来,长江水利委员会深入推进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流域内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发生转折性变化,但仍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他建议,应尽快启动编制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水系连通修复规划,开展中下游河湖生物通道本底数据调查,制定原通江湖泊生物通道修复方案。此外,还要开展河湖水系连通修复关键技术、变化环境下河湖水系连通效果评估与适应性管理等研究,并建立多部门协同配合机制,解决工程规划、建设、运行、管护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