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15日

春 雾

汪琦玥(黄冈)

我的身上已经没有多少故乡的印记。甚至,连故乡的面貌都在脑子里模糊不清。

我并非不常回老家的人,一年中,再忙也会空出一两周回去小住。

因为学习工作,去年彻底归乡。虽然是回到老家工作学习,可我却一点实感也没有。周围的年轻人说的都是普通话,食堂的饭菜也脱离了土特产的范围,每天用电脑工作打字,周边的建筑也重新修了个遍,乡音乡貌越来越远。直至今天早上六点起床看到这场大雾,方才真切感知故乡的水土天气,窥见了那隐秘又甘美的一角。

雾起得很大,肉眼只可见前三十米,三十米外的已然没入白色之中,寻不见踪迹。从阳台探出头仔细观察,眼里虹膜上似罩了一层膜布。晨风裹挟着寒意扑打在脸上,穿过眼耳鼻径直进入大脑,重新于其中构建故乡的框架。故乡的雾,白、澈、软、浮,铺天盖地,柔然却有力,有风的情况下,亦可经久不散,潮而不腻。我之前工作居住的城市,正好邻近故乡,相同的气候,不同的观感。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气候和性格。故乡不仅仅只是一栋房子,一块土地,故乡是活着的,而气候则有其独特的脾性,或者说,正因有这种气候,故乡才算个性鲜活了起来。老家穷,从过去到现在,经济发展一直不算好,没有风景,几个号称是“山”的小土包没能吸引多少游客,没有品质很好的当地动植物作为特产打响民生,路修得再好,它们也不过是别人旅程中的过客。

但,故乡的祖祖辈辈是如此的坚韧。故乡人不忘教育,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挣扎着将一抹文气攥紧在怀里。鲤鱼跳的是龙门,我们没有龙门,我们创造龙门。

绵韧的雾气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才算彻底散掉,被淹没的种种总算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此时此刻,故乡的印记再次深深铸牢在我的心尖。

--> 2023-04-15 7 7 农村新报 content_220606.html 1 春 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