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彭翠楠 通讯员 卢志广 胡剑芳 李婷婷
地处“温泉之乡”“桂花之乡”“茶叶之乡”核心腹地,坐拥1.5万亩野樱花群、2361株古桂花树,西凉湖、斧头湖碧波荡漾、万鸟翔集。在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进程中,咸宁市咸安区生态、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咸安区委书记顾兴旺表示,要善于把资源优势变为发展优势,实施“养在咸安”工程,加快发展民宿、康养、中医药等特色产品,推动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提高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
浪漫民宿变新宠
“3张天幕拼在一起,下面摆2个烧烤架、一个灶台,旁边放5箱冰啤酒。我们明早8点到。”4月10日下午,看到微信弹出的消息,咸安区向阳湖镇西凉湖生态农庄老板孙才芬爽快应承,“好哒,8点前给你安排好。”话音刚落,轻点另一个对话框,柜台上立马响起清脆的提示音——微信到账2000元。
禁捕后的西凉湖畔,一度冷清无人。如今,15亩湖畔草坪上,可以开怀放歌、烧烤,飘着原木香味的小木屋,尽享浪漫,装帧一新的餐厅里,土鸡、甲鱼、小龙虾等时鲜挑拨着食客的味蕾,引来不少回头客。
贺胜桥镇桃林村18组“山里”民宿,则是另一番模样:修竹掩映下,英伦风格的小楼里,传来阵阵琴声。轻叩围栏,身着传统中式服装的民宿主理人刘宇出来相迎,一进院门,记者便被满院错落有致的郁金香、洋水仙、藤本月季所吸引。迎面走来一对情侣,他们准备启程去鸡汤小镇喝“贺胜鸡汤”。
“开车十分钟就能到。”刘宇说,自驾而来的客人,都推荐他们在半小时美食圈内“觅食”,“对周边的餐饮、景点都是一个带动。”
大幕山上,白云深处,民宿里住着一群“看星星的人”。“5月到10月,来山上露营的游客最多,每天近500人。”这波热度让在汉工作的大幕乡南山村姑娘陈惠眼馋,2021年起,她和弟弟回家当起小老板,去年纯收入达20万元。
“截至目前,共引进15个经营主体发展民宿,还积极发动群众改造自建住房,建成民宿130个,共有2446间客房,带动就业650余人,春节入住率达80%。”区文旅局局长李子牛很自豪。
下乡养老成潮流
走进汀泗桥镇赤岗村幸福怡养中心,但见活动场地宽敞,绿化鲜花随处可见,菜地绿意融融,房间干净整洁,活动室里歌声悠扬,46位老人各得其乐。
80岁的老人邵凤英患有间歇性老年痴呆,前年老伴去世后,就从温泉城区住进养老院,“她们帮我洗头洗澡,饭菜端上桌,吃药喂到嘴里,简直跟我亲姑娘一样。”
院长甘桂英介绍,中心有养老床位128个,医养床位54个,还与200米外的汀泗卫生院签订合作协议,入院老人按失能情况,每月缴纳两三千元照护费用就行。
咸安区康乐养老院里,住着43名老人。年届八旬的武汉婆婆李荣,乳腺癌术后来院康养3年多,春节时儿子媳妇来接,都没回去。“咸宁空气好,环境美,邹明院长还唱湖南花鼓戏给我们听,又带我们大家演春晚,不知道几开心。”
拿出数百万元积蓄,吴佑元建起双溪桥镇毛祠村养老中心,迎来30多位老人入住,“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们渐渐淡化了住养老院‘没面子’的观念。”
“目前,全区建成养老服务中心154个,住进咸安的外地老年人占到四成。”区民政局局长徐炎良介绍。
生物医药建集群
真奥药业坐落在咸安经济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园,2020年以来,7条灌装生产线一直满负荷运转。副总经理毛志海介绍,拳头产品真奥金银花口服液2021年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后,又新上智能化仓库、口服液软袋线、连续动态逆流提取3个技改项目,一季度已完成产值2.27亿元,二季度排产订单600万盒。
产品的火爆带来基地的扩大,真奥药业与双溪桥镇毛祠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后,从山东调来13万株“北花一号”金银花种苗,现已栽种370亩,成活率100%,药农亩收益可达1.5万元。
区政府连续3年拿出真金白银,支持咸宁市健康产业研究院将多项知识产权加速转化为成果。产业园内,科菜维、九灵草、健翔生物等11家生物医药企业抱团发展,实现近20亿元年产值。2022年,全区大健康产业总体规模约62.7亿元,同比增长16%;眼下,预计总投资248亿元的37个大健康产业项目正在落户,同比增长9.8%。8家中药材加工企业的需求,刺激全区4000余人种起中药材。
发力大健康产业,“养在咸安”工程蹄疾步稳。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军平说,对标建设“华中康养区”的新方位,加速推进大健康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落地,咸安正加快发展温泉康养、避暑康养、森林康养、中医药康养等特色养生产品,构建“医、药、养、健、游、护”一体的大健康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