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吕博林 梅雯倩
通讯员 王文 胡义斌 肖崇东
秀美英山,毕昇故里。
4月20日,全国首座毕昇文化主题纪念园将在英山县草盘地镇伍桂墩村揭开神秘面纱,这个文人辈出的革命老区,又成功解锁一处崭新的文化地标。
4月12日,开园前夕,农村新报全媒记者提前尝鲜。漫步纪念园,仿佛穿越时空,感叹恢弘大气的园林布局、细枝末节处的精巧构思之余,拾忆活字印刷术,传承中华灿烂文明。
主题文化陈列馆内,讲解员正反复练习,力争以最好的状态迎接到访来客,其他7大分场馆也抢抓工时,进行最后的设备调试,只为精彩开园。
村民共富,激活一个村
毗邻红色旅游线路,紧挨桃花冲4A级景区、长征国家公园,手握“毕昇故里”金字招牌,伍桂墩村地理、人文资源优势可谓是得天独厚。
“以前村民靠卖茶叶、药材和山货为生,附加值较低。而现在,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千载难逢的好机遇,村里的第三产业有望蓬勃发展。”谈及毕昇纪念园项目建设,伍桂墩村党支部书记刘水生激动不已。
好事需多磨。村里土地,寸土寸金,建设这个项目需拆掉一所老学校。起初,部分村民不理解、不参与、不支持,也不配合。工作专班多次上门协调协商、做思想工作。终于,项目顺利开工。“只要给大伙把道理讲通,他们还是很支持的。”项目建设专班人员王吉说。
富,不仅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草盘地镇文化站站长胡伟介绍,站里经常组织文艺下乡演出,其中《活字毕昇》的戏演了又演,叫座又叫好。“每次好戏开场,方圆百里乡亲邀上亲朋好友闻讯赶来,有几千人围观呢。”胡伟说。
该戏浓缩了毕昇从青年到老年近50余年的坎坷人生,浓墨重彩地书写了活字发明家毕昇以空版刻字始,至胶泥活字终的悲剧人生和九死不悔的创新精神,纪念园落成后,和毕昇文化相关的文艺活动有了更广阔的展示舞台,推广毕昇文化有了最好的家园和阵地。
下一步,伍桂墩村还将提供以毕昇纪念园为核心的毕昇文化旅游服务、筹划建设商贸小镇、农特产品展销中心,鼓励园区周边农户发展特色农家乐、民宿,成立电商直播团队,发展特色产业基地,将伍桂墩村建设成远近闻名的文化旅游名村。
巧借IP,搅热一座城
迎着朝霞,拾级而上,站在毕昇墓所在的睡狮山向下望去,整个毕昇纪念园尽收眼底,庄严肃穆、精致典雅。
一位老人正仔细阅读着墓碑上刻的文字,读罢,他凭栏远眺,长舒一口气,似有所感。
老人名叫陈新权,英山人,今年73岁,目前随儿子暂居贵州。借着清明节回乡扫墓的契机,他决定在英山多待一段时间,走遍家乡的山山水水。“在网上看到毕昇纪念园开园的消息,我决定来看看。这个园子修得很大气。毕昇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出自英山,是英山人民的骄傲,我们可以夸一辈子。”陈老笑着说。
毕昇IP,震古烁今。它是英山最具开发潜力的历史文化遗产,是独一无二的金字招牌。
1990年,毕昇墓碑在英山被发现,揭开了毕昇的身世之谜,填补了沉寂千年的历史空白。此后,历届县委、县政府及文化部门为了保护这一文化资源,做了大量工作。自2021年换届以来,英山县进一步加大弘扬毕昇文化、做活旅游文章的力度。
英山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余智表示,毕昇纪念园是对这世界唯一、中国唯一、湖北唯一、英山独有的重大文化遗产进行集中保护、展示、宣传,是对中华民族重要文化历史的传承,是英山人民坚定文化自信的具体行动,也是讲好英山故事、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弘扬毕昇创新精神、促进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深挖毕昇文化资源潜力,做大做强毕昇文化产业,擦亮毕昇文化金字招牌,让享誉世界的毕昇从‘沉睡中醒来’,不让历史遗产变为历史遗憾。让毕昇文化资源站起来、活起来、火起来、强起来,成为英山文旅经济发展的动力、旅游经济发展的灵魂、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余智说。
文化为核,兴旺一方人
毕昇纪念园重大项目的新建,对英山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022年初,英山县委书记郑光文到县文旅康养指挥部就毕昇纪念园进行专题调研,他要求深入挖掘毕昇文化,将毕昇的创新精神、工匠精神融入毕昇纪念园项目规划设计中。他认为,毕昇纪念园项目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是弘扬毕昇文化、赓续英山文脉的重大实践,是实施“五抓五建”、建成“七个新英山”的重要抓手,建设好毕昇纪念园,对英山县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工仪式,不仅是全县文旅事业发展上的大好事,也是全县上下期盼多年的大喜事。
据介绍,纪念园以毕昇为主脉,通过AR、VR、沉浸式体验、动漫虚拟、互动投影、艺术装置、竞合游戏等丰富多彩的展陈形式,展示中华发明的古今传承;以毕昇IP为原点,延伸至四大发明乃至中华发明文化这一大IP,将发明文化研学的深度与广度无限延伸。在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发展历程的时空背景下,综合展示四大发明、茶文化体验和毕昇故里最新社会经济文化成就。
召开研讨会,兴办旅游节,邀请考古、文物、印刷出版领域大咖到英山研讨,撰写学术论文及学术报告,推介毕昇墓发现、研究、认定成果……近年来,英山县委、县政府放大名人效应,加强毕昇研究,擦亮毕昇名片,做活毕昇文章,让毕昇故里在国内外火爆出圈。
规划上、策划上、创意上,紧扣英山特色,发挥毕昇人文元素,化资源为引力,激活旅游发展,让毕昇文化资源活起来、动起来,呈现出“兴毕昇文化、活旅游发展”的良好局面。同时,保护与利用并举、传承与创新并重,从场馆建设、文创开发等有形资产到塑造毕昇文化品牌的无形资产。
英山,正不遗余力,在培育、壮大全链条毕昇文化产业之路上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