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农商行行长 李波
坚守主导力,不离姓“农”之色。老河口农商行始终坚持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和专业性,用心用情办好城乡人民自己的银行。
把重心放在当地产业经济上,把注意力放在当地“三农”上,把目标放在支农支小上。近年来,全行围绕乡村振兴核心,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助力现代农业发展,强化专注支小信贷主业,做小做细做实。截至目前,各项存款余额116.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89.6亿元,存贷款份额均居全市第一。
1
牢记服务“三农”宗旨
老河口农商行把党建融入业务经营全过程,推进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深度融合,严格落实“支部建在支行、行长担任书记”机制,实现基层支行独立党支部全覆盖。
围绕金融惠民利民便民,强化服务意识、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推广“村银共建+金融村官+整村授信”模式,着力服务“三农”、小微企业、民生消费等实体经济领域,累计选派62名业务骨干担任金融村官,驻扎到217个村,为农户提供周转备用金7.8亿元,积极参与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坚持“全覆盖、全对接、全建档”思路,按照各“金融村官”所包村组划片,加强与村“两委”对接合作,推出各类低利率信贷产品,实现80%农户信息建档、60%建档农户授信、30%授信农户用信的“863”达标专项行动。
围绕全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十百千万”工程,聚焦农业产业链,把信贷资源更多配置到县域经济和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目前,全行涉农贷款余额68.4亿元。
2
办好城乡人民自己的银行
服务守乡农人,重点强化对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近年来,老河口农商行积极实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五大工程,与550个家庭农场及农业专业大户、780个专业合作社、20多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0%的农户建立主办行关系。
服务返乡农人,重点强化对接受高等教育后回乡创业的大学生和掌握一定技能的城市务工农民的金融服务。近年来,全行紧紧围绕“稳就业、保就业”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助力返乡创业、促就业的积极效能,在贷款额度、贷款期限和贷款利率等方面,为外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精准服务,解决融资难题。2022年,为1419户创业者发放贴息贷款2.7亿元,占全市创业贷款总规模的88.85%,2023年被表彰为老河口市“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先进单位”。
服务下乡农人,重点强化对掌握技术、资源,拥有情怀、人脉的人才精英金融服务。加强与各部门的联系,加大“青创贷”“农担贷”“纳税信用贷”,助力“两回两带”工作落实。截至目前,“农担贷”余额达6285万元,纳税信用贷款达7925万元。
在推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全覆盖的同时,落实创业贴息、首贷奖补、主动减息和提高贷款便利度等措施,为群众让利减负近6000万元。
3
精准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坚持消费金融方向,满足群众需要。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满足新市民合理购房资金需求。已累计投放住房按揭贷款4144户10.82亿元,保障新市民群体住有所居。
坚定绿色金融理念,赋能经济发展。顺应宏观形势的变化,适应新经济、新金融的发展趋势,向政策支持的节能环保、技术改造等方面加大信贷投入,逐渐加大绿色金融的业务占比,逐步压缩“两高一剩”的业务占比,通过在绿色金融领域投入,驱动银行资产配置结构优化,重塑自身资产负债表结构。2022年,新增绿色信贷1777万元,绿色贷款余额达8091万元。
坚持提升金融科技,助推高质发展。强化科技为金融赋能,围绕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生态化发展目标,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整合数据、科技、人才等资源,开启数字化创新转型,以金融科技赋能实体发展、服务社会民生,成效显著。目前,全行手机银行12.37万户,配备自助设备46台(套),已实现客户存、贷、汇“指尖上一点通”,商户“码”上办,2022年电银业务月均交易量为1.3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