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29日

努力缔造六美村庄

竹溪县新洲镇全景

竹溪县新洲镇全景。

“众人来商量”场院会。

田间课堂。

竹溪县新洲镇党委书记 曹建军



近年来,竹溪县新洲镇党委秉承“党建+村建+家建”工作理念,以“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为实施路径,扎实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努力缔造产业富美、环境优美、风貌精美、民风淳美、社会和美、生活甜美的“六美”村庄。



▶决策共谋 凝聚民意

深入一线聚民意。搭建“众人来商量”协商议事平台,把商量场所搬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院坝庭院,广泛听取代表委员、党员和群众意见,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提、民事民决。镇党委到村开展靶向调研,面对面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及相关惠民政策,掌握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听取群众对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意见建议。

认真对待解民忧。结合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梳理群众说事会、入户走访等形式收集的共同缔造事项,并形成办理事项清单张榜公示,明确责任人、责任单位、解决标准和时间安排。


▶发展共建 凝聚民力

创新发展机制。实行“党建+村建”,建立“村党支部+村投公司+合作社+农户”运营管理模式,构建融资、建设、运营、管理为一体的“镇投+村投”机制,带动200余户村民户均增收6000元。

坚持党群联管。深入推进资源、服务、平台“三下沉”,健全党员干部网格化管理服务机制,党群合力共同开展各类基础设施及环境整治等工作,推动由“政府管”变“大家管”理念落地生根。同时,向广大村民发出倡议书,引导鼓励村民投工投劳投物投智参与共同缔造,投身房前屋后环境整治、公益事业、产业发展等活动。


▶建设共管 凝聚民智

坚持党建赋能。构建“党委指导、村级组织、小组动员、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五级联动工作机制,广泛凝聚和发动群众、村组干部参与到村级发展中来,推动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深化群众自治。组建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环境理事会等村民自治协会,实行民主议事协商和管理监督,搭建“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村民自治协会”的基层治理平台。同时,完善村规民约,推行“代表群众选、项目代表定、建设群众帮、建后大家管”工作法,让乡村治理工作有章法、行为有规范、管理有标准、办事有依据。


▶效果共评 凝聚民声

建立“家建档案”管理机制和“红黑榜单”监督机制。深化“党建+家建”共建探索,每户建立家庭档案,包含家庭大事记、微心愿、大变化等内容,厚植家庭文化,激活家庭细胞。开展“遵规守矩好、勤俭持家好、孝老爱亲好、耕读传家好、清洁卫生好”五好家庭评选,以家庭为单位建立“红黑榜”,定期在村民大会上公布、讲评、总结,让每一项村规民约有人监管、有力运行。

建立“积分管理”长效机制。在村组建立积分奖励理事会,创办“积分爱心超市”,对群众参与常态化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邻里互助等内容进行积分奖励,计入村民爱心积分卡,村民可在积分超市兑换日常生活用品。


▶成果共享 凝聚民心

产业发展共同享受。鼓励群众入股发展、村干部带头发展、党员示范发展,组建食用菌、茶叶、旅游等7个产业链专班,探索实施资源开发型、盘活存量型、异地发展型、产业带动型、股份合作型、服务创收型、市场经营型、旅游引领型等模式,让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

治理效能共同享受。持续巩固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成果,通过严格组织生活、建强党员队伍、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措施,广泛动员群众参与环境靓化、身边好人、五好家庭评选等活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良好局面。

美好环境共同享受。统筹规划“山、水、林、田、库”,探索生态产品变现机制,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依托资源禀赋,抢抓十巫高速建设机遇,擦亮楠木湖自然垂钓圣地、楠木寨金丝楠木群、双龙漂流等旅游名片,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乡村民宿,让群众在美丽乡村的蝶变中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 2023-04-29 7 7 农村新报 content_222812.html 1 努力缔造六美村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