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讯(记者戴蕾)加快教联体建设是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强县工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实施意见》精神解读第七场新闻发布会上,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周静介绍,到今年年底,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1个示范性教联体;2025年底,全省80%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纳入教联体建设。
以县域内1所优质学校为龙头,通过“大校联小校”“强校联弱校”“城镇学校联农村学校”多种方式开展联合办学,形成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共同体,不断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间教育差距,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省教育厅目前制定的指导意见中,确定了89个省级县域教联体试点,带动2136所义务教育学校纳入各级教联体范畴,占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29.14%,探索建立了“内部治理共融共生”“教师队伍共用共管”“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建设成效共测共评”“家校社共谋共治”“条件保障共促共进”等工作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
到今年年底,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1个示范性教联体,总结推广一批教联体建设经验模式;2024年底,全省县域范围内教联体建设全面推行;2025年底,全省80%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纳入教联体建设,城乡、校际差距进一步缩小,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质量全面巩固提升。
实施“群雁”培育计划,推动优质学校派出优秀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组团式派驻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职任教。每年到乡村交流轮岗的教师中骨干教师应当不低于30%,县城义务教育学校新招录教师工作5年内应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探索建立教师跨学科跨学段转岗机制,缓解农村学校音体美学科教师短缺矛盾。推动教联体教师常态化双向交流、联合教研,实现教学研究、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深入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整省试点,推动数字化助学助教。建设县域教联体管理平台,推广县级网教协同中心建设,推动各地加强教联体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在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偏远学校的常态化应用。
农村教师是办好农村教育的基础支撑。省教育厅将聚焦落实“强县工程”重点任务,启动实施“新时代荆楚强师共同行动”。完善省级统筹统招统派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支持各地及时补充农村教师,2023年全省计划招聘6600名左右农村新教师。继续统筹实施“特岗计划”,招募3000名左右高校毕业生到37所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农村学校任教。持续实施地方“优师计划”,通过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每年为乡村振兴帮扶县定向培养教师500人左右。积极实施“银龄讲学计划”,每年面向社会公开招募1000名左右优秀退休教师等到农村学校讲学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