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讯(记者徐思弘、通讯员赵珍先)5月9日,从省农业农村厅举办的全省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提升暨农业绿色发展培训班获悉,我省印发《湖北省2023年省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帮扶工作要点》,聚焦实施18项重点任务,做好产业帮扶,进一步提升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质效。
做强“一主两辅”主导产业,让“土特产”成为农民致富的“金饭碗”。今年,我省将以37个重点帮扶县为重点,做强“一主两辅”主导产业,建设菜果茶药“三品一标”示范园,引领产业提档升级,其他地区因地制宜选择帮扶产业;加强新技术推广、设施更新、品牌营销和人才培养,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撑,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如何把乡亲们“链”入产业发展全环节?今年,我省将打造三产融合平台,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支持脱贫地区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农业产业强镇,打造产业集聚平台。因地制宜建立“龙头企业+农户”“产业园+农户”“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等多种联农带农方式,探索多元帮扶机制,通过入股分红、土地流转、订单收购、种养托管、劳务带动、能力提升等模式,激发农民致富动力,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
叫响“土特产”品牌,还需强化品牌创建。我省将加强农产品“两品一标”认证,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借助节会,引导农产品流通企业、电商平台与脱贫地区特色产业精准对接;组织脱贫地区企业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边疆行、海外行等重要活动,充分利用“一带一路”、亚欧班列等扩大销售、宣传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