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庹文佳 通讯员 张楠 范美玲
在大冶市殷祖镇江畈村黄三房湾路口,“黄三房 梦开启的地方”雕塑标语格外醒目。
6月7日,农村新报全媒记者走进黄三房湾,沿路景树林立,池塘碧波荡漾,民房错落有致,青砖白墙的山谷书院旁,坐落着一个集休闲垂钓、生态观赏、水果采摘、经济作物种植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几年前,黄三房湾远非今日光景: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湾内作物不易外销;基础设施匮乏,污水横流,柴草杂物乱堆,村庄面貌杂乱无序。
“时逢‘万企兴万村’活动开展,黄石、大冶市委统战部积极推进‘同心聚力·共同缔造’,我们联系从村里走出的民营企业家黄国荣,把他请了回来。”江畈村党支部书记盛光武回忆道。
回乡第一件事,黄国荣便和盛光武一道,广泛寻找人才,壮大村庄理事会。在他们的动员下,村内热心公益的老乡贤和在外发展的民营企业家等积极响应,组建了以黄国荣任会长的新一届村庄理事会,改变了过去理事会会长由“房头长者”担任的历史。
黄三房湾的蝶变由此开始。在黄国荣的带头下,理事会成员挨家挨户走访村民、了解村情,经共同商议,将路面整修作为新一届村庄理事会的“头号工程”。
让黄国荣意外且感动的是,修路需要拆除十几栋建筑物,涉及村民全部支持配合,无一纠纷产生。带着乡亲们的信任,黄国荣带头捐款40余万元,理事会成员黄艺豪、黄大乾、黄冲雷等联合出资,村民投工投劳,村湾道路日新月异。
如今,黄三房湾及周边两个村庄乡村公路全部硬化刷黑,打通江畈、五庄两个行政村的交通瓶颈;通组公路拓宽为8米,解决了千余人的出行难题。从空中俯视,黄三房湾入户公路、通组公路、通村公路,路路相通,环环相扣。
路修好了,黄三房湾美丽乡村建设步伐随之加快。考虑到黄三房村民是宋朝著名诗人黄庭坚的后裔,理事会决定在村中发展以“庭坚文化”为核心的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带领村民致富。
黄国荣联合理事会成员黄文栋、黄大汉等流转荒地260亩,成立大冶市金钩挂月种植专业合作社,总投资5500万元,规划设计拥有十大创意功能区的田园综合体。目前,一期工程已初现规模,吸纳务工人员近百人,人均年增收3500元以上。
驻足黄三房湾村池塘边,不远处,文化广场诗韵流淌,灌溉水渠纵横交织。越来越多的创业人士返乡投资,让村湾重焕生机。
“回到梦开始的地方,开启带领乡亲共同致富之梦。”黄国荣笑着说,他计划用3年时间,将传统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把黄三房湾打造成集现代畜禽养殖示范、科普宣传、休闲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美丽乡村,实现梦想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