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21日

连续13年无重特大火灾

湖北筑牢森林防火生命线

6月7日至8日,中部六省一市林业主管部门森林防火联防联控会议在神农架召开,国家林草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彭小国出席并讲话。

2022年森林防火技能竞赛无人机应用竞赛。

华中第一哨。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马天意 通讯员 赵辉

人与森林,相依相存。湖北是林业大省、生态大省,现有林地1.39亿亩,占国土面积近50%,森林覆盖率42.11%。荆楚大地繁茂的森林,为动植物提供了栖息生长的乐土。

森林防火,责任重大。6月8日,中部“六省一市”森林防火联防联控会议上,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昌友介绍,我省高度重视森林防火,部署开展森林防火“十大行动”,制定实施防火“20条”措施,坚持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并举,形成“一个平台”“一张网”,全省连续13年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2022年,湖北省森林防火综合排名居全国第2位,受到国家林草局通报表扬。

人人有责 织密网络

天蒙蒙亮,京山市虎爪山林场山顶的瞭望台上,护林员许亮喜早早起床,简单地洗漱、吃早饭后,来到瞭望台上仔细查看整片林场情况。

瞭望哨台位于虎爪山林场山顶,是一处三层独栋小楼。每天清晨到晚上十点半,他都要上三层露台瞭望,观察26平方公里森林和相邻的村落是否有火灾险情,近处用眼看,远处拿望远镜瞄,一旦发现火情就要立即上报给林场森林防火股。

凭借对林场环境的熟悉和多年工作经验,许亮喜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2017年某天晚上十点,许亮喜突然发现一缕明明灭灭的火光,拿望远镜一看,发现一位林场临时工提着一盏老式煤油灯正在上坟。他立刻上报。林场迅速派人灭火并进行教育,及时消除了潜在隐患。

防人火,最难。人防火,最易。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高位推进,层层压实责任,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防火责任体系——

重建组织体系。落实国家分配的81个森林防火专项编制,省林业局领导部署督导,16个市州、50个森林高火险县成立了森林防火机构,其他县(区)明确了森林防火职能机构。

加强队伍建设。在位于森林火灾高风险区内的203个国有林场、森林类自然保护地,各建立一支10—20人的防火巡护队伍,按照《关于加强林草系统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建设意见》要求,以国有林场职工为主体,落实人员、经费、装备,训练,推动65个重点森林防火县实现“县县建队”目标。

全面压实责任。推进林长制,健全完善五级林长体系,开展林长巡林、管林、护林行动。

强化“火源管控”。通过会上讲、广播响、短信发、入户送等多种方式,坚持正向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强化群众森林防火意识。突出重点时段、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防控,筑牢用火审批、巡护监控、入山检查和重点人员管理“四道防线”,严控火源进山入林。

开展督导检查。建立领导包片督查、三个监督办分区巡查机制,坚持分类施策,加强对森林火情多发地区的指导,通过派驻督导组、下发督导函、会议调度等形式,督导当地消除隐患,整改提升。

兵精粮足 扎牢基础

3月14日上午,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集中采购的31辆森林消防车正式交付使用,森林防火再添新力量。

“森林消防车机动性强,能够在农村狭窄的路面上行驶,有助于及时到达火情点、迅速救援。”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局长柯志强介绍。

此次交付解决了宜昌“巡护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扑火基本靠手”的难点,标志该市在探索“防灭一体化”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效。

扎实防火基础,必须在“物防”上下功夫。

湖北坚持把基础设施作为有力支撑,出台《湖北省森林防灭火“十四五”规划》,突出抓好国有林场基础能力提升,完成36个国有林场森林防火综合能力提升项目,推进26个国有林场视频监控和无人机巡护项目建设。下发《关于加强森林防火阻隔系统建设的通知》,编制《湖北省县级森林防火阻隔系统实施方案编制指南》,指导65个森林高火险县完成专项规划,建设油茶生物隔离带2690公顷。

此外,制定《森林防灭火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推动构建“省—市—县”三级物资储备库体系,坚持基层优先,重心向下,加大基层急需物资装备采购,优先配备防火重点地区,逐步全省域覆盖,强化防火物资保障能力。

“十四五”以来,全省共建成营房82853.16平方米、物资库11011.8平方米、检查站358个、蓄水池799个;补充配备扑火装备7万多台、防护装具6000余套、各型车辆821辆;新建防火隔离带4586.66公里、防火道路5466.22公里、视频监控系统751个、卡口监控546个。防火基础能力大幅提升。森林防火工作取得长足进步,森林火灾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

科技赋能 防微杜渐

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四楼,24块显示屏组成的大屏幕上,林长制信息化平台5大系统14个功能模块整齐排列,辖区森林资源、林业信息一图可见。点开森林防火模块,无人机、监控探头等设备传来实时影像。

“森林防火模块是整合所有的监测预警数据信息,集空、天、地、物、人五位一体的护林防火指挥调度体系,可对森林火灾进行全域、全天候高效监测,为森林火灾的预防、控制和扑救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辅助。”神农架林区林业管理局防火办工作人员李雪莉介绍。

近年来,神农架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现代信息手段,在全区安装高山林火视频监控72台、监控探头1612套,配置无人机44架、流动指挥车2台,智能语音广播宣传设备70余套,北斗巡护手持终端1530台,建成信息指挥中心、视频监控、北斗定位、无人机巡航四大系统开展远程监测,构筑了“空中有飞机、山头有监控、路口有探头、林内有巡护、应急有队伍”的五位一体立体管护网络。

神农架森林防火立体管护网络的建设,是湖北推动新兴技术在防火领域运用的缩影。

山高林密,不乏人难以抵达的地方。如何及时察觉火情,将隐患灭于微时?

湖北建成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完善森林防火综合应用平台功能,全省形成“一个平台”“一张网”,联通“林火卫星监测系统”“掌上森防APP”等,形成“一体化”森林防火信息系统,各级森林防火干部和全省64780名生态护林员利用“掌上森防APP”,全员在网,及时了解、核查、处置火情。

同时,湖北综合运用林火卫星、无人机系统、视频监控、瞭望塔台、巡护队伍等监控技术力量,率先推开以“无人机”为主的森林防火航空力量建设,为全省65个森林高火险县配备“一车两机”系统,运用“互联网+5G”技术,将无人机接入省林业局监控平台,实施机动部署、抵近巡护,形成覆盖全省的无人机巡护网。

截至5月31日,无人机累计巡护6138小时,巡护覆盖重点林区超过1746万亩,发现处置火情125起,隐患排查119次,发现报告森林火灾4起,森林防火宣传教育929小时。大部分火情被灭于萌芽状态,严峻的森林防火形势得到缓解。

--> 2023-06-21 连续13年无重特大火灾 7 7 农村新报 content_230244.html 1 湖北筑牢森林防火生命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