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农商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杨晓谋
为助力乡村振兴,武穴农商行以“小微金融店小二 乡村振兴主办行”为抓手,积极派驻金融村官进村入户,通过“政府主导、银行推进、村组参与、基层联动”的金融村官机制,深化银政、银农合作,为农户和农业市场经营等主体送资金、送知识、送服务,架起金融机构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三农”的桥梁纽带,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1
坚持党建引领
当好金融服务“指导员”
坚持党建引领,依托“党建共建聚合力,政银共建促振兴”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党建引领、联建共建、金融带动,积极为村组经营主体提供政策倾斜和多元化服务,将业务宣传、产品推广、业务拓展嵌入其中,实现党建资源与业务资源整合,凝聚发展合力。2021年和2022年,武穴市委组织部均联合武穴农商行召开整村授信助力乡村振兴暨金融村官派驻启动会,选派100名金融人才到村(社区)担任金融村官,开展党建互联、金融互联、助贫互联、文化互联、整村授信等工作,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人员保障。
2
汇聚“政银”力量
当好农业发展“护航员”
武穴市梅川镇李兴泗村、永西村适合葡萄、草莓和猕猴桃种植,金融村官带政策上门询问金融需求,目前已向2个村投放了“创业贴息贷”24笔360万元。“创业贴息贷”是武穴农商行与地方政府合作推出的一款信贷产品,适用于辖内创业的个人以及带动就业的企业,个人最高可申请额度为20万元,企业最高额度300万元,最长期限为2年,由地方财政提供贴息,借款人实际承担利率仅为2.15%。此类产品深受广大农户和农业市场经营者等主体欢迎和好评。截至目前,全行累计发放“创业贴息贷”贷款522笔1.21亿元。
3
坚守为民初心
当好为民办事“服务员”
紧跟“互联网+”时代潮流,把握市场经济脉搏,践行普惠金融理念,编织电子银行普惠网络,实施电话银行村村通、自助银行镇镇通、扫码商户店店通、手机银行户户通“四通工程”,着力打造“最后一公里”金融服务。先后在337个行政村建设了“金融服务联系点”,共配备ATM机79台、POS机3500台,为村民的小额取现、汇款提供便利,实现了“村村通”。构建起“物理网点+自助设备+普惠金融服务站”为一体的普惠金融服务框架。同时,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作为当前工作的出发点,积极协助村“两委”开展工作,加强对困难人群的关爱服务,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协调做好帮扶工作,并依托网点、普惠金融服务点开展“适老化”服务,全力消除金融服务老年群体的短板。
4
推行“整村授信”
当好普惠金融“联络员”
金融村官将金融服务触角延伸到“最后一公里”,每周利用一天时间到指定驻点村区,全面走访对接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863”整村授信工程,明确以“福e贷”“创业贴息贷”作为整村授信的主打产品,推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转型发展,大力推广“301”信贷服务模式(三分钟申贷,零抵押、零担保、零人工干预),打造“整村授信”信贷服务主渠道。截至2023年5月末,通过“301”贷款服务模式为辖内62078户农村客户,授信额8.42亿元,有力缓解了农村客户“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问题。
5
提升金融服务
当好金融知识“宣传员”
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责任明确的原则,将金融村官分配至网格,通过履职“网格化”,让金融村官成为当地老百姓接地气的辅导员,把金融知识送下乡、到村入户,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持续开展防范非法集资、防电信诈骗、信用记录、电子银行、理性投资理财等多种金融知识宣传。截至5月,派驻的金融村官共举办金融知识宣传活动120余场,开展党建共建活动41次,参与能人回乡创业支持、村居环境规划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村委事务50余次,有效提升了村民的金融素养和金融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