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梅雯倩 通讯员 余明冬 冉龙升
夏至时节,气温升高,茶叶进入快速生长期。近日,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茶农们纷纷抢抓时机采收夏茶,今年是乡里优质茶基地建设任务实施的第三年。据了解,上半年全乡茶叶产量3189吨,同比增加329吨。
建设万亩生态茶叶园,孵化茶叶企业40多家,发展有机富锌茶3.2万亩,培育潘家湾宜红、饮博士宜红、将军红一批中国驰名商标、全乡茶产业提档升级。近年来,茶叶成了潘家湾乡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叶子”,茶产业成了富民支柱产业。
潘家湾土家族乡是我省12个民族乡之一,是连接长阳、五峰与宜都的桥梁纽带型乡镇。
为让各族群众携手步入产业发展的快车道,近年来该乡立足民族特色和资源禀赋,建设“高山特色蔬菜园”,发展高山蔬菜、中药材、猕猴桃和鱼腥草等特色农业4200余亩,带动周边长阳、五峰自治县内80余农户发展特色产业,高山绿色蔬菜亩均收益超过1万元;招引各类乡贤能人回乡创业,30多个“飞地”项目成功落地,2022年全乡税收收入达8000万元,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12个民族乡中位居前列。
既富口袋,也富脑袋。为使民族乡周边三县各族群众拥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该乡一手抓绿色产业发展,一手抓红色资源整合开发,将红色文化转化为产业资源,讲好农旅融合故事。
近日,该乡将军山村叶光吉红军广场热闹非凡。各族群众共300余人参加“赓续红色血脉 共建富美新村”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乡村活动。宜都梆鼓《这十年》、楠管说唱《抢火》、歌伴舞《领航》等精彩的文艺节目轮番上阵,石榴籽广场舞队自编自演的舞蹈《共圆中国梦》,二胡独奏《妈妈的吻》赢得掌声阵阵。活动还表彰了“文明诚信家庭”“民族团结家庭”“好婆婆、好媳妇”“最美湾组带头人”等群众身边的典型。
赓续精神相依、人心归聚的红色根脉,该乡开发建设以红军师长叶光吉旧居、叶光吉红军广场、将军山战斗烈士纪念碑为核心内容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让红色文化资源代代相传。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融入景点标识和旅游解说,截至目前已接待3万余人次考察、研学。
该乡还建有湖北省首家乡镇民俗文化博物馆,收集各民族非遗实物400多件、珍贵图片800余张,支持民间艺人、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打造优秀文艺作品,让各民族优秀文化得到保护传承。“石榴籽”宣讲队伍人才济济,借助党员中心户、湾组议事厅设立20多个“石榴籽之家”,发展农村宣讲队员6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