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肖欣 通讯员 赵静 程志坚 李锋
“昨天我们收到餐饮协会的订单,连夜开始备货,今儿一早就装车了。”7月29日,天刚破晓,宜城市南营街道南洲村村民开始了一天的忙碌,采收、装货,好不热闹。稍后,这些蔬菜瓜果、肉蛋禽鱼将被送往城区各大餐饮店。
仅在半年前,南洲村却还在为农产品怎么销而发愁。转机,从一场座谈会说起。2022年,“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中,宜城市委两新工委来到市餐饮协会党支部,了解餐饮行业发展的难点。
“原材料年年涨,生意一天比一天难做。”“餐饮协会共有会员600多家,大部分会员以中小微餐饮商户为主,抗风险能力较弱。”座谈会上,大家纷纷吐苦水。
宜城不缺农产品,更不乏优质产品。市委两新工委当起了红娘,与拥有优质散养鸡、本地麻鸭、土鸡蛋、稻田甲鱼、大虾、无公害蔬菜等产品的南洲村结对联姻,农餐对接项目应运而生。
“村里成立合作社,餐饮协会提前梳理食材清单,向合作社‘下单’,合作社按照订单指导农户生产,生产高效又稳定,大家都满意。”南洲村党支部书记曾照勇介绍。
“现在我们食材采购价格下降了5%至8%,既节约成本,又保证了菜品新鲜度。”宜城土钵菜酒店总经理郭红梅说。
宜城市餐饮协会党支部书记李青松介绍,截至目前,协会会员单位已累计采购南洲村家禽类产品4000余斤,甲鱼大虾等水产品3000余斤,蔬菜类产品7000余斤,瓜果类产品8000余斤,总金额2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