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万可庆 通讯员 张宝训 蒋姮
8月1日,在利川市元堡乡瑞坪村湖北山墨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内,工人忙着赶制订单,一箱箱电子元件打包、装车,发往外地。
这家年产值达2500万元、带动46人就业的企业,曾经差点与瑞坪村“擦肩而过”。
今年3月,在元堡乡党委政府招商引资下,从利川走出去的能人向诗颖返乡投资兴业。因便利交通、现成厂房和用工成本等条件,瑞坪村成为企业落户的备选地之一,但路窄弯急,大型设备进厂却成了问题。
村支书仇鸾新暗下决心,要带领村民改造这条不足一公里,阻挡企业落户的“绊脚路”。
“明明可以通行,为何要折腾加宽?”起初,许多村民想不通,1组村民老刘便是其一。道路扩宽,意味着要占用他家一半的院坝,刚修好的栏杆也要拆除。
“大车到不了家门口,原料得靠小车转运,一吨要多出100元费用,日子长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老刘经营着一间榨油坊,仇鸾新便以经营成本为突破口,给他算了笔经济账。未等仇鸾新说完,老刘不仅态度大转变,还决定自掏腰包,雇人拆掉栏杆,腾出院坝。
为筹集资金,仇鸾新自掏腰包6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拿出5.2万元。随后前往广州等地,寻找乡贤支持,获得捐款3.6万元,村民们见状,不仅出田出山不要一分钱补偿,还自发筹款3.7万元。
心齐事则成。道路加宽工程很快动工,先后完成基建、硬化和黑化,原先3米的小路扩宽至5.5米。村党支部还积极为企业招工,解决用水用电问题。
有了村里铺路,6月11日,山墨科技公司开始试营业,比原计划提前了半个月。
基础设施改善,18公里道路加宽,金元堡酒业、翔祥建设工程、祥呈建材等多个企业相继落户瑞坪村,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