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讯(记者彭翠楠、通讯员洪农技)“沙口镇新场村2000亩再生稻刚刚测产,头季亩产最高936公斤(湿谷),再生季亩产去年是456公斤,两季亩产粮食可达1000多公斤。洪湖市实现‘吨粮田’目标。”水稻收获季,面对前来调研指导的专家,洪湖市春露联合社理事长曾斌面露喜色。
再生稻是洪湖市特色优势农产品。近十年,国家级、省级重要科研基地相继落户洪湖。洪湖市再生稻春露科技示范基地是湖北省院士专家科技服务“515”行动(协同推广)水稻产业科技行动示范基地,中低产田减障提质产品创制及产能提升技术模式应用基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华中再生稻产业技术创新基地,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稻—再—油“三熟制”高产模式示范基地。
基地实施特色优质品种筛选、优质稻保优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化肥减量增效、再生稻全程机械化轻简栽培、农机农艺融合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项目,再生稻丰产高效栽培应用技术日趋完善。
洪湖市今年种植再生稻9.5万亩,主要分布在沙口、戴家场、峰口、万全等乡镇,头季稻平均单产约630公斤/亩。预计8月20日全部收割完毕,总产量约1.2亿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