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肖欣 见习记者 江车 通讯员 郭世桥 刘俊 陈月林
夏日的南漳,一场场屋场会在“红色屋场”接连举办,一个个接地气的提议由此产生,一件件民生难事迎刃而解。
何为“红色屋场”?如何划分?在农村,按照地域相邻、产业趋同、风俗相近、规模适度等原则,由各地结合实际建立“红色屋场”;在城区,以居民小区楼栋为单元,一个门栋划为一个“红色楼栋”。
小小“微单元”,穿起基层治理千条线。南漳县委书记罗兴斌介绍,作为全省14个“共同缔造”试点县之一,南漳合理划分“红色屋场(楼栋)”,组建基层“微单元”,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双向共治体系,推动形成党组织统一领导、治理单元划分合理、组织架构健全完善、党员作用发挥充分、各类组织协同合作、资源整合优质高效、群众参与广泛深入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党建引领 纵向到底
三天时间建好蓄水闸
“有了这个蓄水闸,田间地头再也不怕干旱缺水了。”连日高温,并未给九集镇良种场村六组的农业生产带来影响,这得益于刚刚建好的蓄水闸。
“最近下雨少,对我们来说,真是太煎熬了。”7月中旬的一场“红色屋场会”上,良种场村六组桃树堰的屋场长雷顺刚一筹莫展。
话题一出,引起同组下叶家湾的共鸣,两个屋场联动起来,共同商议解决方法。就这样,40多个村民经过反复讨论,决定架设一个蓄水闸。
说干就干,在两名屋场长带领下,村民抄起铁锹,迅速行动起来。有工具的出工具,有材料的出材料,有力气的出力气,蓄水闸仅用3天完工,5天便投入使用。
小事屋场自办,大事村屋联办,难事乡镇帮办。“自开展屋场会以来,大家参与村里事务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以前做啥事都不愿干,现在团结起来争先恐后地干。”良种场村后备干部江小苹说。
“将基层党组织‘纵向到底’的工作触角延伸到‘红色屋场’,构建‘镇党委—村党支部—村民小组党小组—红色屋场’四级联动组织框架。”南漳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方军介绍,全县现有2950个“红色屋场”,先后召开“红色屋场”议事会17000多场(次),共谋事项11000多个。
矛盾纠纷 多元调处
邻里陈年旧怨巧妙解决
“院墙可以加高,但不能遮挡前一户的窗户。”前不久,在清河管理区黄莲树社区,一场特殊的“红色屋场会”召开。
“这次只有一个主题,王会珍和张文华两家的矛盾,大家都来评一评。”黄莲树社区十一组第3屋场长张晨晨把屋场会地点定在两家中间,一户派出一个代表。
早在前年,两家因为院墙建设问题积了怨。王会珍想砌个高院墙,可院墙挡住了张家的采光,双方发生争吵,互不退让。“职能部门、社区干部上门调解过,却都没办法。”社区党委书记廖远瑞苦恼不已。
直到这场屋场会的召开,熟悉两家情况的居民代表现场提建议。没有指责批评,完全从邻里和睦角度出发,一条条暖心的建议,让两户人家敞开了心扉。最终,王会珍同意只修建1.5米高的院墙。
针尖虽小,扎人最疼。“把邻里纠纷放到屋场会上解决,既能把当事人的气儿顺了,也能让大家受教育,利于矛盾化解。”廖远瑞说。
眼下,县、镇、村、屋联动,多元共治化解矛盾机制已在南漳全面推行。按照“一线摸排预警、一体研交分流、一站处置化解”模式,该县已形成“预警+研交办督结评”工作闭环,实现矛盾纠纷全链条、一站式解决。
群众点单 部门接单
搁置两年的天然气通了
啪的一声,打开燃气灶,蓝色的火苗瞬间跳动起来,武安镇赵家营村村民许良奎拿起蒸锅,热起了米饭。
“自从通了气,我们做饭烧水都用它,比原来方便多了。”许良奎说,“我家早就装了燃气表,可一直没通气。”在赵家营村,像许良奎这样盼了两年天然气的村民有200户。
“由于实行整镇统一推进,再加上安装人员有限等原因,村民交了钱,却一直等不到气。7月,通过‘以下评上’活动,燃气公司技术人员很快上门。”赵家营村党总支书记杨传平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
今年5月,南漳建立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测评机制,搭建“以下评上”平台,赵家营村成为试点。
7月10日,村民通过手机扫码,反映这一情况。次日,县委组织部组建督查专班,将相关部门和企业负责人叫到村里,现场解决问题。7月20日,200户申报用户全部安装完毕。
“10天时间,解决了老大难问题,效率太高了!”协助安装的屋场长王大强不禁感叹。
屋场吹哨,部门报到,干得怎么样,群众直接评。
“以下评上,让部门找到了查漏补缺的途径。”南漳县委副书记、县长陈栋说,今年,南漳探索创新公共服务“以下评上”机制,将“红色屋场会”搬到线上,包括教育、就业、医疗、社保等12个方面,全县11个镇(区)党委、政府及镇直部门,县直81个职能部门和所属服务机构,都是群众的评议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