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委副书记、市长 向子明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支持恩施建设“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恩施市作为州府所在地,坚决扛起“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历史使命,以发展大旅游为突破口推动“两山”高效转化,变生态优势为产业优势、变山水资源为美丽经济、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年接待游客突破20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0亿元以上,旅游业已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先后荣获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连续四年跻身“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榜单。
护好生态
变生态优势为旅游优势
绿色是恩施最靓的底色,生态是恩施最大的资源。恩施市立足大生态,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生态底色绘就旅游发展多彩画卷。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坚持将规划摆在首位,以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标准,编制完善全市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促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专项编制《恩施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强化规划约束,全市所有景区开发建设必须先行编制规划,必须严格评审审批,必须依规建设,确保景区建设科学有序实施。
二是保护开发并重。严守“三区三线”红线,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注重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开发利用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实施山长制、河长制,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年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在350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66.03%,享有“鄂西林海”“天然氧吧”等美誉。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恩施清江获评全国美丽河湖。
三是共建生态文明。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全面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建设,奋力创建“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全市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16个、省级生态村126个,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市。启动建设小龙潭“两山”实践生态新城,为践行“两山”理论探索了有益经验。
建好基础
变游客体验为恩施印象
恩施因旅游而兴旺,因旅游而发展,因旅游而受益。恩施市坚持把游客体验作为核心,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旅游品质,全力打造全域旅游新标杆。
一是高起点建景区。统筹全市山、水、林、田、湖等景观资源,高要求推动已开发景区提档升级,高标准实施一批森林康养、房车营地等旅游新业态项目,打造一批国家级旅游景区和网红打卡景点。全市成功创建A级景区8家,非A级景区2家,国家地质公园1个。获评“中国最美县域”“中国旅游新发现”“最佳中国城市旅游目的地”“十大国内自助游目的地”等荣誉。
二是高标准强配套。围绕让游客好进、好耍、好吃、好住,紧盯“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着力强化旅游配套功能。打造富硒生态美食,推出恩施腊肉、土豆、合渣等十大名吃,建设3条特色美食街区。大力提升旅游接待能力,现有星级酒店、农家乐和民宿1000余家、床位4万余张,猫窝、云上花间等特色民宿成为网红打卡点,被评为“全国民宿产业发展示范单位”。以恩施火车站、机场、高速公路等为依托,建立和完善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其中恩施机场通达国际国内航线达23条,国内东西南北主要城市2小时即可到达。
三是高质量优服务。围绕打造一流旅游服务,在集散服务咨询、旅游服务智能化、旅行社规范运营等方面下功夫,着力构建全覆盖的旅游服务体系。开通“12301”旅游投诉热线、“12345”政务服务热线,践行放心游恩施承诺,实现来恩游客涉旅投诉一站式受理、快速办结。常态化设置旅游志愿服务岗,牢固树立东道主意识,笑迎八方“硒客”。恩施旅游发展环境综合指数和游客满意度连续两年全省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