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彭翠楠 通讯员 胡剑芳 李星 鲁鹏 樊思遥
初秋,从咸宁城区驱车出发,8公里的车程,来到浮山街道太乙村太乙山上的水果采摘园,苍翠茂密的梨树成行成列,金灿灿的晚秋梨压弯了枝头。
“这晚秋梨,皮薄肉脆,汁多味甜,不信来咬一口,香溢舌尖,甜入心底。6元一斤,既可上山采摘,也可订单配送。”果园里,38岁的果园负责人蒋伟国忙着直播带货。
太乙洞景区是避暑胜地。2016年,蒋伟国在太乙洞上方毗邻太乙湖的位置,投资百万建果园。游客在赏过太乙洞钟乳奇石后,会顺着山间小路,前往山顶的采摘园,尝时令水果,吃农家土菜,享楠竹当屏风、清风当空调的惬意。
今年7月,新挂果的2万多斤黄桃被抢售一空。眼下,8亩晚秋梨长势好,亩产可达6000多斤。一波波游客前来采摘,丰收的笑声在果园里荡漾开来。“夏秋两季的水果销售加上农家乐收入,今年收入将有20余万元。”蒋伟国很知足。
“我主要帮忙摘果、过秤、收账、做饭,每月有2300元的收入,照顾家里也方便。”60岁的韩秀荣是太乙村六组村民,依托太乙水果采摘园,实现家门口再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