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09日

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红安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纪实

县公共检测中心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食品抽样检验。

县市监局执法人员对集中供餐单位餐顺公司进行食品安全检查。

县市监局工作人员在食用菌生产车间检查质量安全。

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对产品生产质量进行全过程监控。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吕博林 通讯员 张青松 钟诚 孟建文

在红安县,有一家企业是黄冈市首家无害化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在企业里,闻不到异味,看不见粉尘,也没有污水流出。公司自2020年5月建成投产以来,已处理城市垃圾100多万吨,其中厨房垃圾17578吨,发电量达到3.9亿度。

这家企业就是由上市国企绿色动力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红安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红安县委书记刘堂军表示,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是红安县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重要举措之一。全县还通过改革创新,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确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按要求,应呼声,形成创建共识

在红安,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是全社会的共识,是一项全民活动。

“认真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坚持党政同责和‘四个最严’要求,增强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意识,提升食品安全风险管理能力,形成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以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示范创建的引领作用,努力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让百姓对食品安全感到放心满意。”红安县县长胡广介绍全县创建情况。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红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把学生食品安全放在首位,对学校食堂食品重点进行检测。2021年底至2022年初,红安县完成59所公立学校的明厨亮灶前端资源建设。今年3月,全县146所有食堂的学校全部完成“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任务,覆盖率达到100%,实现由县到乡镇到学校的三级传输网络、所有学校的视频资源全接入和手机端的分级查看与报警推送。

大别山农特产品交易中心位于七里坪镇盐店河村的红安将军红红色民俗文化有限公司,中心内部设有多个土特产专区,中心商场内独具特色的农特产品琳琅满目,如红安花生、鱼面、红安苕产品等。公司极力保障食品安全,通过举办红色旅游等大型活动,推介七里坪自然景观,带动文创旅游产品、农特产品销售,进一步打造旅游新热点,带动大别山地区旅游及其关联产业发展。

抓基础,强责任,做实创建细节

8月24日9时,今年新入职的河南工业大学研究生万立昊与武汉轻工大学研究生潘晴楣身着工作服,在红安县公共检验检测中心实验室,操作液相色谱仪,检测肉类、水产、水果、蔬菜农药残留,从源头上把好百姓食品安全第一关。

红安县公共检验检测中心成立于2019年3月,目前已建成全省县级检验检测中心唯一省字号机构——湖北省甘薯及其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中心依法承担本行政区内食品、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建材及其他工业产品的监督检验和企业委托检验,已具备CMA和CATL“双认证”能力,基本满足全县百姓生活饮用水和食品、农产品检测需求。

湖北乾康食品有限公司是红安县定点生猪屠宰厂。公司拥有两条国内先进的全自动生产线,实际能承宰日均2500头屠宰量。公司配备常用检测检验设备,具备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理化、生化及兽药残留检测检验能力。

“严格落实生猪入厂到产品出厂各项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和安全生产管理。做到追溯记录可查,建立完备的记录制度和追溯体系,及时、规范、真实、准确地记录各项制度落实情况,确保从生猪进厂到产品出厂各环节有效追溯。”公司负责人王孝兵介绍。

红安严把农产品出口关。

8月25日,二程镇农业服务中心的两名工作人员来到红安富地生态农业观光园,对即将上市的农产品进行检测。不久,他们在检测报告中写着:上市农产品使用农产品安全合格证。周边环境未发现污染源。农药购买有凭证有记录,农产品中没有发现使用高毒、高残留现象。对抽样样品做定性检测,未发现农药残留超标。像这样的基层检验检测行动,是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常态化工作。

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红安各单位主动担起责任,将创建工作抓在手上。红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县食安办主任陈剑锋介绍,作为全省第三批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单位,县食安办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对照创建评价细则要求,压实责任,整体联动。扎实抓好各项创建任务落实,创建工作在年初的预审验收中得到省预审组的充分肯定。

据介绍,今年以来,县市场监管部门把落实“两个责任”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推进。截至目前,全县共有442名干部对4203家食品经营主体实行“两个责任”包保,287名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对全县8162户食品经营户实行网格化管理,415个社区村组配备了食品安全信息员,214户重点生产经营单位配备了食品安全总监,776户食品经营单位配备食品安全员,42所学校配备食品安全专职副校长,利用“智慧监管”平台,全面实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建立全覆盖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出亮点,惠民生,分享创建成果

“这是今年6月9日获得的3张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8月28日,走进红安瑞沣农福食品销售有限公司产品展示厅,公司负责人向大家介绍,公司产品符合绿色食品A级标准,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无独有偶,在九如城(红安)养老服务管理有限公司,记者看到,该公司与红安县秦瑶粮油经营部签订的《粮油、蔬菜、肉类配送协议》,协议中对食品质量提出要求,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地方有关的环境和卫生标准,确保食品的新鲜和卫生。保证送到九如城(红安)养老服务管理有限公司食堂的肉品、屠宰品必须符合国家《肉与肉制品卫生管理办法》要求,并且要有国家专门部门的检验证明;蔬菜必须是新鲜蔬菜,严禁供应腐烂变质的食品;粮油品严禁过期,如因乙方送货质量问题造成甲方人员食物中毒、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等后果,由乙方负全部责任。

在红安,多家有餐饮的单位都与供应商签订了这样的协议。

陈剑锋介绍,无论是在食品生产企业,还是农贸市场;无论是在乡镇,还是在城区,市场监管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坚守在一线,对肉类食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开展“瘦肉精”、水分含量、药物残留等相关项目检测,对出厂的肉品检查证章,确保百姓的食品安全。

刘堂军表示,红安的创建工作,从百姓不得病到营养健康,再到食品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全县党政部门齐心协力,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在红安这块红色的大地上,守护着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 2023-09-09 ——红安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纪实 7 7 农村新报 content_242156.html 1 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