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13日

有为青年聚孝昌

程琪在推广七仙红桃,擦亮家乡桃品牌。

沈腾在修剪苗木。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戴蕾 见习记者 江车 通讯员 高玉峰

农村,靠什么吸引在外青年回乡创业?

凝聚青年力量、扶持青年务农、促进青年创业,共育、共创乡村人才振兴良好生态。近年来,孝昌县吸引1200余名青年在农村一线扎根创业,青年的热情与活力不断汇聚,为孟宗故里注入了勃勃生机。

金秋时节,风和日丽。农村新报全媒记者走进孝昌,踏访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并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的青年典型。

程琪 返乡育出“七仙红”

“上海超市里的桃子能卖到9块钱,家乡的桃子却只能卖到2块多,这种价格上的悬殊我实在不服气。”2012年,憋着这口气,在上海工作的“桃三代”程琪返乡种桃。

回到孝昌后,程琪经过观察很快发现了问题,一是没有品牌效应,二是桃子品种少。

“要想桃子价格上去,必须打响品牌。”2013年,程琪把上海锦绣黄桃的成功经验带回家乡,结合本地文化,注册了代表董永“孝道文化”和向往自由与爱情“七仙女文化”的“七仙红”品牌。第二年,在当地政府牵头下,成立湖北七仙红林果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程琪任联合社法人。通过团县委“做媒”,由团省委介绍,桃园被选为省农科院乡村振兴科创基地,成为华中农业大学现场教学基地。随后,孝感七仙红桃被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湖北名桃”,湖北七仙红园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湖北七仙红果业有限公司、湖北七仙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经济实体也相继成立,社员对桃产品实行品种、管理、标准、包装、营销“五统一”。合作社现有32家成员单位、3068名成员,建成49个桃产业基地,辐射带动2800户农民增收致富,全县桃树种植面积达8.57万亩,总产值约5.5亿元。

厚植人才沃土,孝昌放大博士服务团服务效应,通过院士专家企业行、科技特派员等柔性引才项目,引导青年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头部企业、本土专家团队签订技术合作协议125项,共为创业青年制定太子稻、七仙红等30多套种植技术标准,指导全县创业青年注册农产品商标538件,申报涉农专利156件。通过与省农科院、华农专家教授建立合作,培育出以“孝昌血桃”为代表的新品种76个,取得科技成果20余项,能够一年三季卖桃,一季赏花。

近3年,孝昌吸引“粮二代”“茶二代”“果二代”等200多名优秀青年人才返乡创业。

沈腾 “梦里花园”聚创客

孝昌县周巷镇苗木产业历史悠久,但一直以低端苗木为主,种植户非常零散。

“‘单兵作战’成不了气候,必须抱团发展。”2013年,看准问题的大学毕业生沈腾回乡创业,2014年创办益华农(湖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17年组建了全县第一家苗木合作社——孝昌梦里花园花木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创建成“省级农民合作示范社”,周巷镇的苗木发展步入全新的阶段。

目前,孝昌苗木花卉种植面积11万多亩,种植大户500多家,带动6万多户苗木种植户,全年产值预计12亿元以上,其中园林工程产值超过4亿元。

“抱团发展并不是一个口号。”为了吸引更多优秀青年返乡创业,2018年沈腾投资500万元建设了“梦里花园”创客中心,吸引46名优秀青年入驻。引回了一批苗木花卉油茶种植、茶叶种植、养殖、园林工程设计、餐饮民宿经营等乡村振兴急需的专业人才。如今,孝昌县的苗木花卉已形成了园林设计、施工养护、园林资材一条龙服务,统一区域公共品牌“梦里花园花木”。

兼职团县委副书记的沈腾在团县委的支持下,以孝昌乡村振兴书院为平台举办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10多期,培训2200多人次。每年从村支书、返乡创业青年、农村党员中,挑选50人送到华中农业大学学习。

和青创会合作,分别从基地建设、经营方式、营销手段、运营管理、职业素养等13个方面,为回乡创业青年人才提供一条龙培训服务,探索建立数字乡村、云上农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推动“传统经营模式”向“现代经营模式”转变。近年来,培育青年电商企业20余家、电商品牌30余个、网店和微商100余家,年交易额超过8亿元。

“年轻人聚集的地方更有活力。”孝昌团县委书记谢雄英介绍,团县委主导成立孝昌青年商会,定期组织创业青年开展专题讲座、园艺技能大赛、营销沙龙等活动。从“点亮一盏灯”到“照亮一片人”,近3年,共培育了一批以程琪、沈腾、黄勇国、周浩、陈龙、文钊为代表的青年致富带头人。

--> 2023-09-13 7 7 农村新报 content_242672.html 1 有为青年聚孝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