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讯(记者梅雯倩、通讯员孙浩燕、张国荣)秋收时节,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东山村的玉米地里,旋耕机把粉碎的玉米秸秆撒进地里深翻,秸秆没有离田就做了肥料。村民李廷成说,“秸秆还田后,土壤中的蚯蚓等有益生物变多,促进了田间生态改善。”
近年来,围绕农作物秸秆“五化”利用,结合高山、丘陵、平原共存的地形特点,夷陵区分类推广“平原地区主抓秸秆肥料化、饲料化,丘陵地区主抓秸秆肥料化,偏远山区及分散农户主抓秸秆就地沤肥”的秸秆利用模式,促进秸秆直接还田,提高耕地肥力。
作为畜牧养殖大区,夷陵区积极推广秸秆“三贮一化”(青贮、黄贮、微贮、氨化)和秸秆直接粉碎喂养技术,让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成为牛羊的饲料、农作物的肥料、工艺制品的原料和食用菌的基料等,全区秸秆饲料化利用量4.08万吨,占秸秆利用总量的17.6%。
目前,夷陵区培育年秸秆利用量1000吨以上企业主体15家,可直接收储利用秸秆量4.5万吨,辐射带动全区秸秆综合利用量23.2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