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3日

织网塑链

湖北供销在行动

推进会现场。 (胡俊涛 摄)

签订共建协议。 (胡俊涛 摄)

9月20日,全省供销系统“绿色农资”一张网暨供销粮油链现场推进会在监利召开,确立以资本为纽带、省市县交叉持股模式,织密全省“绿色农资”一张网,重塑全省供销产业链服务模式。相关探索和经验也在推进会现场得以交流推广。

监利

“绿色农资”已占市场七成以上

现场推进会上,湖北供销集团与监利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确立在监利市实现供销业务板块全方位、全产业链合作,其中合投集团投资共同打造湖北供销·监利智慧冷链产业园,银丰集团支持监利银丰纺织公司扩产增能,农服集团、农资集团、供应链集团与监利市社分别共建农业社会化服务公司、链长型绿色农资经营服务企业和日用消费品供应链服务平台(公司)。

这与监利市良好的供销供应链基础分不开。近年来,监利市把构建现代农资流通网络体系、推进“绿色农资”升级行动纳入乡村振兴、农业强市战略一体化推进。具体做法有:

——夯实为农服务主阵地。坚持“四社共建”,推进网点下沉、项目下沉、资金下沉,联合省农资集团,新建、改建农资直供点100个。

——升级双向流通主渠道。以全省“互联网+第四方物流”供销集采集配体系建设、全国“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强县培育单位”等试点为契机,整合各类要素,推进服务链条延伸、服务功能提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渠道加速畅通。

——优化农业服务主体系。围绕农业生产“水、肥、土、种、密、保、管、工”等环节,提供测土配肥、配方施药、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一站式”服务,打造尚禾“田保姆”等绿色农资供应服务模式。

今年6月,监利市成为全省唯一一家全国供销合作社“绿色农资”升级行动试点县(市)。为此,该市专门出台《关于推进“绿色农资”升级行动暨现代农资经营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健全现代农资经营服务格局、构建现代农资物流配送体系等15个方面给予政策支撑和保障,提出争取到2025年,全市形成1小时农资配送服务圈;增加农资仓储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化肥储备能力达1万吨;到2030年,配方肥替代平衡肥行动基本覆盖种植业生产,主要农作物化肥(氮肥)利用率达43%以上。

各类保障之下,市场经营主体如鱼得水。监利玉龙农资供销有限公司负责人彭卫平介绍,公司成立于2009年,作为监利市供销社全资社有企业,截至目前,与尚源、荆粮、黄杨等20家基层社形成紧密合作,在湖北农资集团监利配送中心支持和配合下,向全市435家村级服务社、1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提供农资服务,本地市场占有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多年被选为“全国供销合作社农资保供稳价重点企业”。

襄州区社

倾心打造为农服务网络

襄州区供销社以建设县域新公司、打造基层新网络、助力企业新发展为抓手,倾心打造为农服务网络。

——成立县域农资(农服)公司。计划以社有资产管理公司结余资金、供销合作贷信用资金、项目建设吸引社会资本入股投资等方式,筹措发展资金。

——提档升级区域农资网络体系。目前,全系统2000余家农资门店,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同时建立区级农资集采集配中心。

——联合打造区域龙头企业。与襄阳市供销社、湖北农家富农资公司联合成立襄阳供销现代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2022年公司销售农药2亿元。联合社会资本投资1200万元成立襄州区福泽农服公司,可储备粮食1.6万吨,日烘干粮食240吨。与中农集团、襄阳市供销社共同出资成立襄阳中农福鑫农业服务公司,服务红薯产业约3万亩,带动2000户农户增收。

大冶市社

上下贯通寻求为农服务新突破

大冶市供销社通过业务联系和股权合作的方式,建立上下贯通的合作体系,寻求为农服务新突破。

——合资成立农资公司。将联合省农服集团、黄石市社直属企业、大冶吉华公司及金牛镇供销社,成立农资公司。探索“职业农民合伙人”模式,将职业农民纳为公司合伙人。

——织密局部网络。通过本地基层网络与省农资集团的区域网络相融合,在现有77个网点基础上增至100个,力争本地农资商品市场占有率达85%以上。紧密联系省级农资公司统一供货,实现至少70%的农资商品直接由厂家运至乡镇网点,为农民降低成本。

——建立利益联结。县域农资公司成立后,将以低于市场价20%的服务价格,与农户签订土地托管合同。

孝南区社

做实做强农服全链条

孝南区供销社搭平台、建队伍、抓规范,打造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起到服务生产、助农增收的效果。目前已完成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5.8万亩。

——建立孝南区农资保供稳价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农资保供联动机制,开展“绿色农资”一张网建设,推进农资经营商向农资供应链综合服务转型。

——以孝感地博农资公司为龙头,与省内化肥企业商定农资销售最低成本价,采用“县级社集采+镇、村供销社微利分销”模式,把流通环节绝大部分利润以“出厂价+村供销社微利+农户积分折现”方式,返利村集体和农民群众,确保农资供应占需求量的60%以上。

——推行“供销社+村集体+农户”联结模式,按照4:2:4的持股比例建立利益共享联合体,农民在获得保底收入的基础上,年底按不少于利润四成的比例享受二次分红。

公安县社

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

公安县供销社依托10家农业社会化服务公司,从培育服务主体、细化服务标准、优化服务模式等方面,狠抓土地托管试点任务量的完成,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走深走实。

——筛选10家合作伙伴,分区域成立10家社会化服务供销有限公司,每家公司注册资金规模200万元,县供销社控股51%。公司组建后,依托128家开放办社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承接服务项目。

——起草《2023年公安县供销社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夹竹园、麻豪口等7个乡镇,托管8万亩稻田。

——以乡镇为单位,选取一个或多个村作为示范,由供销社农服公司与村集体签订“点餐式”服务合作协议,形成“乡镇+市场主体+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其中,县供销社所属公安县姓农供销有限公司与藕池镇12个村签订合作协议,意向试点托管优质稻3万亩。

宜昌市社

争做农资“一张网”建设领跑者

宜昌市供销社以资本整合把“网”做大、以网络融合把“网”做强、以政策聚合把“网”做优、以社农联合把“网”做实,争做全省农资“一张网”建设的领跑者。

——与省农资集团、市级平台公司合作,成立全市农资服务公司。以省农资集团组建县域农资公司为契机,争取3至5年内,建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行业带动性大的农资服务企业。

——建立完善以省农资集团为支撑、市级农资服务公司为枢纽、县域农资公司为节点的三级农资经营服务网络。探索以交叉持股方式实现省、市、县三级社有企业产权联结,争取各级供销合作基金入股乡、村基层组织网络建设,推动系统内企业在农资领域的全层级纵向融合。

——构建村级供销社、基层农资销售网点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实行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积分让利。

咸宁市社

合作共赢织好农资“一张网”

咸宁市供销社积极推进系统上下联合,以交叉持股方式共建湖北供销农资“一张网”,不断巩固提升供销合作社农资流通主力军地位。

——加大融资力度,促进网络上下整合。充分利用社有资产收益和闲置资产,大力推进市县两级业务、资产、网络等融入省级网络体系,推动实现供销系统农资经营网络全覆盖。

——争取政策支持,提升网络运营质量。完善农资储备制度,力争实现农资储备制度市县全覆盖,达到全市系统2万吨储备规模。

——加快产销对接,优化网络服务效能。上联工厂,开展农资集采集配;下联农户,开展农资综合服务。通过新成立的区域农资公司,联合省农资集团开展农资产品国际、国内集采,降低成本。建设集优质良种供应、农资供应、农机作业、农技农艺指导、粮食烘干回收为一体的综合农事服务商。

--> 2023-09-23 织网塑链 7 7 农村新报 content_244241.html 1 湖北供销在行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