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万可庆、通讯员焦国斌、杨志英)“一个月投入三四个工,一个工可以挣100多块钱,全年算下来能挣6000多元。”10月23日,巴东县东瀼口镇雷家坪社区宋家梁子光伏电站管护员宋发翠笑着说。
宋家梁子村曾是巴东重点贫困村,因地广人稀、产业不优,合并到雷家坪社区。2017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为当地捐建一座200千瓦的光伏电站。
“建光伏电站实际上是给我们发了一本‘阳光存折’,我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斯益介绍,通过光伏发电,社区每年增收约20万元,利用这笔资金发展柑橘产业、改善基础设施,设置公益性岗位。
村民种植技术匮乏,种出的柑橘品质不稳定。为此,雷家坪社区从光伏电站收益中拿出一部分资金,设立7个柑橘技术推广员的公益性岗位,建设柑橘灌溉管网,进行柑橘种植奖补。如今,柑橘产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家家户户种上柑橘,柑橘收入占居民年收入的60%以上,人均年收入1.3万元以上。“春天有伦晚,夏天有五月红,秋季现在有蜜桔,冬天有椪柑和脐橙,一年四季都有水果吃,都有水果卖。”社区居民徐英笑容满面。
目前,巴东县已建设121座光伏电站,截至今年9月底,累计发电2.06亿千瓦时,累计发电收益1.93亿元,总功率3.06万千瓦,为村集体增加发电收益1.93亿元。“我们将持续做好光伏运维技术服务,让电站多发电,源源不断为乡村振兴释放‘阳光红利’。”国网巴东县供电公司负责人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