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霞(云梦)
我出生在三向屋湾,我的父母不愿意随子女进城,他们一直生活在这里。
父亲中风后,我回三向屋湾的次数多了。现在常常是周末回家小住两日,陪父亲在院子里坐坐,陪母亲到菜园子里摘菜。
以前回来,给父母送些衣物和食品,吃完饭就离开,从不到左邻右舍串门,对村人之间的家长里短、客套寒暄总是避之不及。现在回来,我会去村里四处逛逛,看儿时打过秋千的歪脖子老槐树,看曾经放牛的堤坡,去曾经挖过红薯、捉过蛐蛐的田畈走走,去邻居家坐坐,用老成温和的语气,跟他们聊聊家常。他们与父母年龄相仿,是父亲同宗的弟兄、年少的玩伴,他们和我的父亲一同喝着府河的水长大,又一起伴着村庄老去。
以前,我的心在城里,回家就为了看看父母。总是借口说忙,其实是不太依恋村里的这个家。乡下,还有乡下的这个家,毕竟是局促的。我有小家的温存,小城的热闹,总是在步履匆匆地赶路,以为村里的家永远都等在那里。谁知,父亲病后,不复往日的精气神,母亲日渐衰老,这个家慢慢缺失了从前的丰盈。
随着回家的次数增多,我开始重新去亲近泥土、庄稼、河流、草木、云朵,我发现,回到村庄,踏上家乡的土地,我的身心变得柔软松弛起来,像是回到了水里的鱼,自由欢畅地游来游去,这种感觉洗刷掉我身上沾染的世俗尘埃。
我开始珍惜每一次回家,对村庄有了崭新的热爱。
我家的对面是府河,站在阳台能看到府河的堤坡,堤下有一大片整齐的水杉林,一棵棵笔直挺拔的树,像列队的士兵守望着村庄。堤坡外,府河一路蜿蜒,一直流向长江。清清的河水,哺育了我和我的乡亲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