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胡俊涛 通讯员 党时轩 但兴竹
“车到了,大家快来。”11月29日9时许,一辆货车从竹山县南山路驶入竹山物流中心,中通快递负责人魏文玲招呼员工卸货。
“今天快递约1.2万件,目前12人协作,需要两个小时分拣至20多个网箱,其中10余个是乡镇的。”魏文玲坦言,寄到远处乡镇的最为麻烦。
快递进村为何难?除了位置偏远外,运输成本高、业务量较少、无法长期有效运转也是主因。
魏文玲向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分享好消息,“马上要搬到竹山县寄递物流共配中心,到时由机器智能分拣,而且与邮政公司合作,成本能节约30%。”
快递进村,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是关键。
“共配中心总投资约400万元,于11月28日投入运营,建有智能分拣线一条,具备快递自动分拣、物流配送、安全检查等功能。”竹山县交通物流服务中心主任周恺介绍,目前单日可处理快递3万多件,需要二次投递到村的约5000件。
邮政公司快递专线司机叶建国介绍,现配置两台货车,覆盖竹山县西部8个乡镇,每天送货两次,其中上行邮件1000件以上,下行邮件7000件左右。
当日12时许,溢水镇何家湾村第一批快递坐着专车,来到镇邮政网点。随后,快递员蔡刚核对快递信息,送至村级寄递物流综合便民服务站。
“快递到了,可以来拿。”扫码登记后,系统自动发送提醒短信,服务站负责人严耀军常常会再打电话联系。
“以前快递五六天才到,还要花二十几分钟去镇上,现在方便多了。”两三分钟后,严翠翠来到服务站,取走了3天前网购的餐巾纸。
村民方便的同时,服务站也获益。“我家本来是开超市的,增设快递服务后,客流量翻了一番。”严耀军指着门口的宣传栏介绍,现在还提供金融便民服务、农资农机服务、再生资源回收服务等,店里人气更旺了。
快递进了村,农货出了山。
“之前卖竹笋就是因为快递延误,损失了20多万元的订单。”离竹山县城100公里的大庙乡鲁家坝村,邻陕合作社负责人陈孝勤感叹,以前农货出山好麻烦,导致网上销量一直起不来。
“不过现在好了,我们合作社就是寄递物流综合便民服务站,客户上午下单,下午就能寄出去。”陈孝勤预计,今年销售额约1700万元,网上销量有望超六成。
为让更多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竹山县通过“快递+电商+农特产品+农户”模式,设立279个公共服务性岗位,培养100名会生产、懂经营的带头人,做好快递代收代寄服务和农产品产销对接等工作。
在秦古镇大溪村村委会旁,潘苇、代晓涵夫妇创办的秦巴大潘土特产店门口,加挂了物流服务站的招牌。“我们回乡做电商,就是希望将更多土特产卖出山。”他们除了是站点负责人,还有电商公益岗的身份,每年帮村民销售辣椒、竹笋等产品万余斤。
小快递,大民生。“竹山县17个乡镇所有建制村全部建成寄递物流服务网点,实现100%全覆盖。”竹山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沈警钟介绍,通过“邮快”合作、“快快”合作、“交邮”合作等模式,新开通5条专线,快递在县内流通时间不到36个小时,到村时间平均缩短1至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