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江车、通讯员龚俊)1月6日,神农架林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区长刘启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决扛起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政治责任,紧紧围绕保护自然生态和提高群众收入两大任务,重点景区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均增长15.0%。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8.0%。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指标范围内。
2024年,神农架将实施生态保护提升行动,以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管理为核心,确保各类保护地保护强度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完成封山育林23万亩、退化林修复10.6万亩,全面启动国储林项目建设,新增造林6300亩、林改培3600亩;共建宜居韧性智慧城乡,打造2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和5个示范村,建设红花坪数字乡村试点,共建干净整洁人居环境;实施群众收入提高行动,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把供应链思维贯穿到天麻、珍稀菌、淫羊藿等产品延展中去,新增就业100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00人,困难人员就业200人,培育一批新农人,实现网上销售1亿元以上;实施基层治理提效行动,推动共同缔造向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拓展。
2023年,神农架林区实现连续43年“三无”目标,对63.72万株古树名木实施“十个一”精准保护,“双重”项目完成退化林修复11.14万亩、补植补造苗木138万株,断面水质和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全省第一。全区重点景区接待游客438万人次,增长48%,直接旅游收入18.05亿元,增长35%。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