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看
粮食稳产丰收,产量达到555.4亿斤,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
新增城镇就业92.8万人
72%的县有了三级医院
66%的中小学纳入教联体
建成县级物流配送中心105个、村级网点20744个,寄递物流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2023年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
新建高标准农田350万亩、总面积达到4612万亩,占耕地比重提高到64.8%
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加快发展、产值突破7000亿元
新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6家
仙桃等3个县市区入选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宜都、大冶等5个县市区获评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有序推进乡村建设和治理
创建国家级美丽宜居村庄13个
新建和美乡村200个
新改建农村公路1万公里、农村户厕18.1万户
农村面貌发生明显变化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19.6万人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共同富裕路上,我们努力不让一个人掉队
实施政府补贴性技能培训86万人次
支持6.6万返乡人员创业、带动20.4万人就近就业
“零工驿站”促进791万人次灵活就业
2024年
怎么干
聚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促进农业更高效、农村更美丽、农民更富裕。
强化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防线
新建高标准农田150万亩以上
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支持公安、沙洋等县市创建国家超级产粮大县
增强生猪、油料、淡水产品等基础生产能力,让荆楚粮仓更加盈实、鱼米之乡更加丰饶
强化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品牌化培育
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坚持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着力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大力推进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
加快7个国家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建设
新增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家
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10%以上
做优做强潜江龙虾、黄冈蕲艾、随州香菇、楚天好茶等区域公用品牌
用好中国粮食交易大会、湖北优质农产品展销中心等平台,持续擦亮“荆楚优品”金字招牌
强化农业科技和农村改革双轮驱动
深入推进农业科技服务“五五工程”,加快“武汉·中国种都”建设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
盘活利用“三地一房”
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
培育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持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强化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协同推进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加快农村公路、饮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深化拓展寄递物流、冷链物流体系
实现5G网络行政村全覆盖
扎实推进乡村善治,涵养文明乡风,打造宜居宜业的和美家园
聚焦保障改善民生,推动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城乡低保户、特困人员、残疾人等群体关心帮扶,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农村薄弱学校改造提升
加快县域三级医院建设,开展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推动紧密型医共体、远程诊疗服务县域全覆盖
——摘自2024年省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