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31日

省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焦春海——

做大做强湖北特色农业品牌

1月30日,省两会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在武昌洪山礼堂召开,6名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分别围绕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介绍各自领域履职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湖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董园园)“作为一名省政协委员,同时也是一名从业40余年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多年来一直关注我省农业品牌建设,深刻感受到了品牌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强大引领和支撑作用。”1月30日,在省两会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省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焦春海表示,近年来,湖北布局并推进一批区域性农业特色产业和特色品牌的建设,我省特色农业产业正从“卖产品”向“卖品牌”转变。

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湖北特色农业品牌?焦春海认为还可以在以下方面继续发力:

强化特色农业产业布局,做大做强一批特色品牌。对特色农业产业链和产品结构进行科学合理布局和优化,提高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推动单一农副产品生产向全产业链延伸拓展。找准特色农业发展定位,支持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和加工企业。开展“强科技、强基地、强企业、强营销、强品牌”活动,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强化大品牌战略,重点建设一批价值过100亿元的区域公共特色农业大品牌。对我省具有产业特色和优势的大品牌进行梳理,选择虾—稻、粮油、蕲艾、酒类、微生物、肉制品等区域公共特色农业大品牌及其产业链进行重点布局,出台省市联动政策。

强化名优品牌建设,扶持做大做强一批价值过30亿元的区域公共特色农业品牌。围绕我省优质淡水鱼、名优水果、高山茶叶、道地药材等产业链筛选一批区域公共特色农业品牌,开展延链、补链、强链活动。

强化地方“成长型”品牌培育,推动建设一批专精特新特色农业品牌。围绕我省优质(香)稻、脐橙、黑山羊、黑猪、恩施土豆等一批“土特产”或地方优质农产品,加快建设特色农业产业链,打造湖北专精特新特色,通过地标农产品的延伸开发,提升品牌价值和产品附加值。

强化品牌文化赋能,提高品牌认知度。深度挖掘湖北传统农耕文化,推进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文化、乡风民俗等元素融入特色农业品牌,提升文化内涵,开展品牌文创活动;设立特色农业品牌消费体验馆、电商直播基地等,打造沉浸式、体验式、一站式营销场景;结合各地实际,举办特色美食荟、农品文创等活动,提升特色农业品牌认知度。

--> 2024-01-31 省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焦春海—— 7 7 农村新报 content_261916.html 1 做大做强湖北特色农业品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