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彭翠楠、通讯员巩婧怡)“报告提出,新建高标准农田150万亩以上。作为一名参与耕地质量建设的科技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省政协委员、省耕地质量与肥料工作总站副站长巩细民在接受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采访时表示。
因地制宜探索、推广建后管护的成熟模式,为强化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作出贡献。巩细民提出,强化与水利、电力、公路交通等部门协作,构建家庭农场、合作社、专业合作组织等共同参与的管护体系,有效落实管护责任;尽快出台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办法,明确将管护费用纳入财政预算,明确招标结余、工程结余等资金可用于建后管护工作;将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巡查纳入农村公益性岗位工作职责,定期和不定期对所辖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进行巡查,便于及时发现、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