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文凯 通讯员 陈昕
“别看这小小鱼腥草,它浑身都是宝!”这个春节,当阳市两河镇群丰村党总支书记石明成忙得很,除了安排社员们将鱼腥草清洗、打包、发货,还要监测指标、培育新苗。
石明成是当阳鱼腥草产业带头人,在他带领下,群丰村鱼腥草种植规模达1500亩,人均增收1万元。
“故事要从头些年说起,村民赵昌义试种了2亩鱼腥草,一亩赚了6000元,村民纷纷加入种植大军。”石明成娓娓道来。
种植规模有了,销路也打开了,但新问题也来了——因为连种,土里的老根病菌多,鱼腥草产量锐减。
为破解难题,2022年2月,占地160亩的鱼腥草产业园建设投产,园内设有5G育苗智控大棚。“鱼腥草秧苗时期都是在智慧大棚度过的,通过新型育种技术脱毒育苗,再移植到田间继续发育,培育的鱼腥草就可以连种,并且防病害、生产周期短。”石明成介绍。
当年9月,当阳建立种质资源圃,在193个鱼腥草品种中寻找最适合在当阳种植的品种。“这个品种的特点就是白、嫩、脆!”石明成拿着手中的“长坂坡1号”说。
目前,全市种植规模4.3万亩,产值超15亿元。“我家今年种植鱼腥草收入20多万元,家里添置了汽车,日子有盼头呀!”群丰村村民庄光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