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吕博林、通讯员蒋艳艳)日前,黄冈市农业科学院成功选育出大豆新品种“冈黄1号”“冈黄3号”,以56万元的价格,成功转让给山东省嘉祥县恒裕种业有限公司。
“蛋白质含量高、丰产性好、适宜机械化,是两个品种的突出特性。”品种选育人、黄冈市农业科学院高级农艺师闫良介绍,“冈黄1号”“冈黄3号”在湖北多点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分别达到203.71和216.02公斤,大豆的蛋白质和油脂总含量分别为62.26%和66.83%,属于双高品种,适合豆制品的加工。
黄冈大豆种植面积30多万亩,主要集中在黄州、黄梅、武穴等县市,种植品种繁杂,栽培技术体系不配套,难以实现“五良配套”有机结合,单产不高、总产不稳、种植效益低。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大豆要翻身,品种是关键”。黄冈市农科院院长涂军明表示,特色功能品种攻关首先要突破,符合市场需求、贴近百姓需求,还要做好新品种配套技术和规程的研发和推广,和种子企业一道构建“育、繁、推”一体化体系。
近年来,黄冈市农业科学院聚焦生产需求,加大突破性大豆品种攻关力度,先后培育出十余个高产、优质、适宜机械化生产的品种,其中,“冈黄1号”“冈黄3号”“冈早1号”是高蛋白高油代表性品种,适合做黄州豆腐、永和豆皮等豆制品加工的订单品种。新品种在黄冈、武汉等地累计推广面积达2万余亩,亩增收300元—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