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 吕博林 通讯员 熊春玉 陈钰
“乡村振兴大有可为,我们要铆足干劲,推动集体经济发展更强劲,群众生产生活更红火!”
3月13日,全国人大代表、蕲春县横车镇九棵松村党委书记董振兴拜访企业,走访农户。
九棵松村,“全国文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基层党组织十面红旗”“全省十强村”“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湖北省乡村振兴示范村”“湖北省清廉村居建设典型村”,一个个金字招牌熠熠生辉。
大学毕业回村,新农人扎下根
2002年,董振兴考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毕业前夕,同学们都追求着更高的平台、更广阔的天空,董振兴原计划搏击商海,创业成功了再回乡看看。
彼时的九棵松村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大量村办企业改制,机会与财富仿佛触手可及。
机会不期而遇,董振兴接到家乡湖北神风汽车钢板弹簧有限公司吴总的电话,询问他能不能回来帮助乡村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档升级,一下子触发了他潜藏在心底的回馈家乡的念想。
2006年,董振兴大学毕业,选择回村。“我要回农村去,党中央发出了‘十万大学生进农村’的号召,农村的新天地足够我们大展拳脚。”
不出意外,家人一致反对。但是,想起年幼时老党员的教导,想到上大学时村里的资助,想到家乡人才的匮乏,董振兴最终说服了家人,放弃武汉的事业,回到九棵松,走进神风汽车钢板弹簧公司,递上了自己的档案和户口迁移证。
当选村书记,“四议两公开”聚心聚力
2011年3月,在神风汽车钢板弹簧公司干了5年技工、技术员的董振兴,进入村后备干部行列,2012年2月当选村党委副书记。
2018年11月,34岁的董振兴当选为九棵松村党委书记。“农民生我,农村养我,我要把我的一切奉献给九棵松!”
上任后,他和村两委人员广泛调研听取意见后做出决定,所有重大事项必须经过各党支部会议、提议交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和村民全体会议决议。实施决议公开、结果公开“两公开”,将其作为九棵松的箴规铁律。
在全体党员大会上,董振兴郑重宣布:以上公布的“四议两公开”,请大家监督执行。凡未履行到位的,特别是发现存在口是心非越轨凌人的事,我将引咎辞职,接受组织处理。
在原来的“有稳定收入来源,不愁吃、不愁穿,住房安全有保障、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的基础上,村党委又完善了“生活补贴、大病补贴、养老补贴、子女上学补贴、耕地流转补贴、耕田补贴、伤残及体检补贴、贫困救助补贴、计划生育补贴、退休干部及五保军烈属补贴”和创业补偿,医保金额承担的福祉民众分配制度。
在全体村民大会上,董振兴代表村党委承诺:村级集体每年获得利润收入,将拿出20%以上给村民分红作福利,激起全体村民代表潮水般的掌声。
6年间,九棵松村集体经济收入从不足3000万元到今天的7000万元,净增4000余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4万元,户均年收入超10万元,均实现翻番;群众福利从400万元增长到1500万元。2021年村里投入32.8万元,为全村720名60岁以上老人体检;伤残补偿金,由十年前的每年6400元,调升到6.4万元,涨了10倍。
赓续好传统,振兴路上劲头足
上世纪80年代,九棵松村两委一班人,打造出一条全省一流的石英石产业链。
传承发扬好九棵松创业精神,实现二次腾飞。2019年,村里将原九方圆木业、燕加隆地板等一批老牌工业企业迁移,腾笼换鸟重新打造众创科技园,引进15家企业进驻,每年为村集体带来600余万元收入。
2020年,在董振兴推动下,湖北神风汽车弹簧有限公司由一个村办企业变身股份制企业,2021年又与中信泰富特钢合资合作,成为央企、上市公司的子公司,企业的发展前景和抗风险能力均得到量级的提升。
目前,九棵松村已形成森工、汽配、石英砂、农产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拥有鄂簧牌板簧、九棵松家具、九棵松地板3个湖北省著名商标。202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5亿元,缴税4000万元,创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7000万元的“九棵松速度”。
扎根乡村奉献青春18年,董振兴和村两委一班人,带领九棵松村走上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
党建引领,推进“堡垒行动”。村里投入130万元建成全县第一家村级党员政治生活馆,以党建为阵地,为群众解决烦心事、闹心事。新建设施齐全的养老综合服务中心,配套建设村办医院和红心食堂,设置了图书阅览室、书画茶艺室、儿童活动室、老年活动室、娱乐室等,由红心互助社用共同缔造理念,支部发动、党员带头、引导群众通过“时间银行”认领服务项目,打造具有九棵松特色的互帮互助平台。
投资460万元建成百吉坳小区样板,130户居民宅基地问题迎刃而解;投入300万元,打通6组胡泥坳与富冲交界的森林防火带旅游公路;投入160万元,升级改造后的九棵松党员活动中心已投入使用;投入2亿元,对全村258项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其中天然气管道进农户项目,成为黄冈市农村集体用气首例。不论是中小学生还是走出去的大学生,村里每年拿出专项资金对各阶段优秀在校学生予以奖励。
以“三治”淳化民风。村里“道德讲堂”上,专家开讲座,传播正能量,扬正气、压邪气;移风易俗,成立农村红白喜事会,倡导光盘行动,抵制封建迷信,婚丧嫁娶从简办理;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保洁、文明、医疗、治安、扶贫等志愿者服务队,唱响“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特色志愿服务品牌。